第四章
买了菜包子,她一回过身,看见的却不是那年遇见的托钵僧,而是两名衣衫槛楼的小乞儿。
那两名小乞儿,一个与她年纪相仿,一个大概只有六、七岁,两人正望着包子摊上那冒着热气的蒸笼,猛吞口水。
见状,她毫不犹稼的将手上两个菜包子递上“拿着吧。”
“果然,不止我这么说”他一笑。
见他暂时相信了她的鬼话连篇,她不禁松了口气。毕竟是个单纯的孩子,不难骗,不过话说回来,她又能瞒他多久呢?
时光匆匆而过,姚沐月己在文成塾待了四年。
她以柳彦生的身分跟傅天抒成了要好的朋友,而也因为柳彦生,傅天抒不再那么厌恶姚沐月。
其实两人虽每天同席学习,但她能以姚沐月的身分出现在他面前的机会真是少之又少,偶尔在绸缎庄见了面,也是匆匆一瞥,很少真正打照面,不过她听觉得出来,他是真的没那么厌僧她了,而这都拜“柳彦生”所赐。
在他那小小的内心里,竟有那么多她从前不知道的忧愁及愤怒。
想着,她不觉同情起他来不,不行,她干么同情他?她难道忘了他是怎么对她?又是怎么纵容花散舞糟踢她、欺负她吗?
正懊恼着,姚沐月忽地发现傅天抒凑近她,并紧盯着她,她吓了一跳,倒退两步。“你干么?”
傅买抒微皱着眉,一脸狐疑的看着她“我一直觉得你好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原来你长得跟姚沐月很相像。”
“敷?”她陡地一惊。糟糕,她被识破了吗?!
然而这近一年的时间,傅天抒几乎没跟香月夫人到浦子来,她想,他大概都快忘了姚沐月的长相了吧。
也是这一年,她娘亲怀上了第三个孩子一她妹妹沐春,虽说她爹娘还殷盼看腹中孩子是个男孩,而她虽知道真相,但不能说。
这一天,她陪着大腹便便的娘亲来到菩提寺上香祈福,她记得,她便是在这一天遇见那托钵僧。
一如那天,娘亲给了她十几文钱,让她到寺外布施给那些可怜人,她打算分了钱,以仅剩的一文钱买两个菜包子,心里忖度着,买完包子只要一回头便能遇见那托钵僧。
她想,若再看见他,她一定要好好感谢他给了自己重生的机会。
虽然只是个孩子,但毕竟是姚家的闺女,向来也是不轻易抛头露面,所以文成塾里除了见过她并知道她身分的夫子外,其他人并没发现她就是姚沐月。
至于香月夫人那边,她也央求娘亲绝不可透露半句,加上她以为傅天抒不过是个孩子,平时也难得正眼瞧她一下,而她又换了发式、衣服,他应该不会识破她的身分,没想到
“你们家跟姚家有亲戚关系吗?”傅天抒好奇的问。
“没,一点关系都没有,大概是”她努力的想了个答案“大概是因为我跟小姐从小一起长大,所以总之不只你啦,很多人都觉得我跟小姐长得有点像。”
她暗自祈祷他能相信并接受她这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