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老人家里见难得宿醉的年轻主子无比可怜,只好忍痛拨出一点点自个儿珍藏已久的老茶王,意了壶浓到发紫却香到不行的浓茶端了来。
“全给咱回来排好,谁敢再耽搁夏姑娘做事,老子扭断他脖子!”
夏晓清淡淡笑,心里却叹了好长一口气。
这儿的人都很好,六子哥好,赵先生也好,她只望能这样好好相处。
她想静静在“松辽宫家”待下,待一辈子,在她还能被用的时候,尽力为宫家多做一些,其他的事,她已不再多想。
近来,她渐能体会宫静川当初退回双心玉佩,并告诉她,他只想带大两个妹子,只想管好自家产业,只想尽力弥补所有事的那种心情。他那时也说,除了这些事外,其余之事他已不多想。
倘是以盐井为例,每井至少需五十人分工合作,若一区凿有十颗井,便需五百名壮丁,而这仅是保守之数。
人多,要想管理得当,就得规矩明确,赏罚分明,且赏要大方,罚须公正。
就如这笔春酬,宫家按年资长短发银,每个领头者又另外加给,常是一次春酬就足够寻常人家半年花销。
“夏姑娘,我来帮你吧。”盐场大仓里的账房来了人手,是一位高瘦斯文的年轻男子,他端出一大盘银子,直接搁在长桌上。
“赵先生不忙吗?”夏晓清轻声问着这位盐场账房里最年轻有为的账房先生。
既不多想,就活在当下,她的一生是决意许给宫家了。
这样静静待下,待在他身侧,静静报恩,鞠躬尽瘁,这样的一生之于她,已无所求,已觉圆满。
深吸口气,她宁下心神,将注意力放回名册上,开始春酬的发放。
盐场大仓对面建有一大栋简朴坚固的屋房,这是盐场几位大小避事或众位班头们商议事务之所,有一个颇宽敞的议事厅,厅侧则有间不大不小又有些不三不四的书房,它是书房,却有榻有枕又有被,它是主子大爷专用的房,有时在盐场待晚了,宫家主爷常直接在这儿睡下。
半个时辰前,盐场里老老瘦瘦的总管事善老爹端着一大壶酽茶,慢腾腾从议事厅晃进书房里。
“帮了你再去忙。”此话出口,赵先生自个儿怔了,白净面皮一红。
“那多谢了。”夏晓清脸也微红。
敛裙坐下,将“庚”字班的盐工名册摊开在桌上,等着依每个名字底下所记写的钱数发春酬。
她朝还在前头场子冲来冲去的吴六扬声道:“六子哥,别追了,让他们回来吧!”
吴六闻声回头,五官表情在见到她身边的账房先生时明显皱成一团,想也未想,拔腿便往她这头跑,还不忘粗声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