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师父,床上请 > 分节阅读 21

分节阅读 2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应笑心头一喜,忙如实答道:“太夫人是患了痰饮,先得化去痰才成,我师父以前开的方子还在,那魏家庄的老妈妈便是用那方子治好的。”

那老大夫皱眉瞪她一眼,挥手驱赶,不耐道:“哪儿来的小丫头?一边玩儿去!莫在此添乱。”

雪娥想将应笑带走,应笑这回却不依了,说道:“师父在魏家庄也曾治过一个老妈妈,与太夫人年岁相近,病症相似,实则是痰饮为患,却被误诊为寒症,我还为师父记下了病案。”

这话只把老大夫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王氏陪笑道:“老先生莫气,何必跟个孩子较真?”

甄氏扇着帕子接话:“咱家大公子也学得些医术,这女娃是他的徒弟,常跟前跟后帮手打杂,老先生千万别同她一般见识。”

老大夫自是听闻过方泽芹的名声,只当那是沾了方渭帅的光,对此颇不以为然,这时听人提起,免不了要明里暗里刺两句:“原来是方大公子的徒弟,你师父可有教过你如何辩证求因?学着些皮毛便以为自个儿啥都会了,还浅得很哪,以老夫行医多年的经验莫非还比不上你一个小姑娘的见识吗?”

镇于后方,这一来可把太老夫人给急坏了,大军出境不久,她老人家就一病不起,请来大夫诊治,说是患了风寒,用下驱寒温血的方子。

王氏、甄氏与雪娥轮换着在床头照应,又因应笑懂得料理药草,便让她在屋里帮衬。药用下三副,老太太的病没转好,反倒加重了,从畏寒变成了忽冷忽热,上吐下泄,把个好好的老夫人折腾得面黄肌瘦。

王氏只能又请大夫,这次找来了和春馆的坐堂医,是个有名声的老大夫,一诊脉,断言道:“这是疟疾,老太太年迈阴虚,需用滋补药来调理。”

应笑趁大夫在外间与王氏说话,便悄悄把手伸进帐内,并拢两指搭在老太太的左腕上,感到皮肤上汗津津湿漉漉,脉搏伏进去了。

老太太在帐内问道:“是应笑丫头?你也想学着诊脉吗?可摸出些什么来了?”

应笑被他唬住了,低下头不敢再多嘴,王氏与甄氏少不了一搭一唱安抚老先生,差了从人跟去和春馆抓药,谁想老太太服了滋补药后上火了,面赤渴饮、嗝逆出汗,吃不进饭,只要喝水,水一喝多又开始腹泻不止,老太太原是个福态神气的主,这连日熬下来,只熬得形销骨立,话也说不上来。

和春馆那老大夫过来一切脉,登时汗流浃背,觉得这病恐怕是不行了,便道:“这可是病危了,心气外脱,还得补,不仅要滋阴,更得把涣散的心气给补回来。”

于是加了生脉保元的人参、五味子。应笑见老太太的症状愈发像魏老母的痰饮症,虽然咳不出痰来,但呼吸赫赫有声,再听她说胸口痞闷兼之不断打嗝,这是气运不畅,经络定然被痰饮给堵上了,若再服补药,只会加重病症。

应笑心里明白这个道理,却不知该如何说服他人,因她年岁小,人微言轻,没人相信她的话,说得多了,大人们便怨她添乱。老太太服下补药后,那病发得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一日,雪娥将应笑领到甄氏房里,屏退下人,将门窗掩实。甄氏亲热地拉起应笑的手,说道:“孩子,我原是不信你的,可太老夫人那病拖了两个多月还未好转,反倒一日重过一日,可见那老大夫不济,你可知道这症该怎样治?”

应笑收回手,问道:“太夫人可是觉得胸闷?”

老太太有气无力地回道:“确有些气滞。”

雪娥忙把应笑拉到一边,轻斥道:“太老夫人病体虚弱,若无要事,别引她老人家说话,明白么?”

应笑点点头,转过屏风,就见大夫在桌上写方子,她走去一看,方子上写着麦冬、天冬等滋阴生津的药。

应笑道:“太夫人有痰饮,得先祛痰才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