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
应笑道:“徒儿不识得她,也不知道什么名儿,只是远远瞧见师父与女学生在院中走着,身边也没旁人。”
方泽芹笑道:“颜姑娘是宫里送来的斋生,只在此听读月余,三天前已回去了,她来找为师只是为了辞行。”
应笑因见那颜姑娘面带春情,想是对方泽芹有意,只不过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便也没放在心上。
谁想那颜姑娘本姓为赵,实乃东平王的幺女永庆郡主。只因方昱台为嫡长子娶媳妇儿一事愁白了头,不慎在东平王面前漏了口风。东平王专爱结交天下异士,与鹤亭先生正是至交,自知方渭帅的长子乃是鹤亭先生的入室弟子,不免大为好奇,又听姚将军说了许多关于他的事迹,心中仰慕,意欲攀交。思及家中还有个小女儿待字闺中,与帅臣嫡长婚配也不算辱没了身份,便有心说合。
这永庆郡主姓赵,名唤文意,年方二八,是东平王长妻焦娘娘暮年所生,东平王府满门儿郎,只有这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女儿,爷娘俩疼宠倍常,广延名师训导,只当作男儿般教养,凡事皆顺她的意,兄长们与她年岁差得多,亦是万般怜爱。
话说这医圣门从属于归云道派,素有尚武之风,鹤亭先生乃是归云派宗家子弟,使得一手绝妙的逍遥剑,非医员的道众多是冲着练功养气而来。大师父空志虽然医术高超,却不谙武艺,门人多有怨言,他自忖难以服众,又有个翰林学士的身份在,常受宫里传召,怕是自顾不暇,便将门主之位让给方泽芹,将一切事宜嘱咐妥当,留了弟子打理养生堂,自去京城投官家。
方泽芹接任门主之后实难清闲,每日早出晚归,事务繁杂。应笑因毒患初愈,不便随行,自在东馆养着。方泽芹忙里偷闲,亲自为小徒弟熬药煎汤,每至傍晚送去她院里,也好陪着说些贴心话。
应笑年岁渐长,有了些女孩儿家的心思,见方泽芹对她百依百顺,起先欢喜,往后却有些说不出的闷气,好似每每都是自个儿讨着要亲近,师父也只是将就应付了事,嘴上虽不提避嫌,心里只怕还顾着。
又有一日见了师父与女学生并肩而行,依旧和容悦色、满面温柔,那女学生还红着张脸,心下更是不快意,便堵着气坐在房里。
待到晚间,方泽芹端药进门,应笑依旧躬身行礼,先请师父坐了,捧起药一气喝完,皱着眉头往桌前一坐,只低了头不说话。方泽芹掏出霜糖梨片递给她,应笑接了,也不吃,自往袖袋里揣。
这般养大的女儿又岂是那等逆来顺受的闺秀?胸中是极有主见的,听闻父亲有心要为她安排这一门亲事,定要在事成之前亲自去会会对方,把那相貌品性全都度量一番,若不合意,断是不肯相从,于是要隐着身份去医圣门查探。
东平王起初不答应,吃她缠磨不过,只得央太常寺出个空头的名牒,充作斋生荐入医圣门。赵文意投在尚气堂下,见了丰神俊朗的门主已是芳心怦动,听读月余,又见先生学识广博、为人谦和有礼,更觉非凡人也,自是欣然相许。
于是东平王趁着方昱台来京述职时,邀他往府上相谈。方昱台却是为难,他自觉亏欠已故的大夫人,又且性命是长子捡回来的,每每见着方泽芹总觉老脸挂不住,说亲之事实难开口,还怕方泽芹不愿攀这门亲,若然回绝,岂不是叫东平王面上难看?
前思后想,便言身份不合、不敢高攀,待要婉言推却,那东平王却是个极会为他人打算的贤王,三言两语间便体察出方昱台的难处,也不要他操烦,自去圣上面前提举方泽芹。天子对方渭帅家的浪荡子早有听闻,本当是个忤逆不孝的劣徒,谁想竟是悬壶济世的良医,正然龙体欠安,便传召方泽芹入宫诊治,见了这一表人物,满心欢喜,听说接掌了医圣门,倒也不便延入宫中为医,便授了个殿学士的虚职,兼任太常寺博士,赐封万和大夫。
这一来,身份便有了。东平王借此之际传方泽芹到王府,接至大堂。方泽芹在门外作
方泽芹这便瞧出她带着情绪,问道:“可是哪处不适?难受了要对为师说。”
应笑道:“师父曾对徒儿说过,不可与男子独处,便是如向天那般有好交情的也还得避着,为何师父却能与女弟子独处?”
方泽芹一愣,问道:“你不想师父这时来找你么?若是不愿,为师自叫门人给你送药来。”
应笑恼得很,瞟了他一眼,微嗔道:“女弟子自不是徒儿,是在你堂上听读的女大夫。”
方泽芹沉吟了一会儿,问道:“可是指颜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