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 > 第四十一章1901年:新政不过是权术

第四十一章1901年:新政不过是权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份改革上谕对理解清末新政极为重要,故大篇幅引用如下:

最终付出代价的是底层百姓 •

光绪三十二(1%6)年九月,《华字汇报》刊载了一则陕西的新闻。里面 写道,陕西将摊派下来的庚子赔款"全数加入地丁”,直接扣在陕西农民头 上,百姓早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最近政府要修建西潼铁路,社会上出现传 言,说这笔钱也要按田亩加派,于是:

一、按固定比例增加"粮捐”,以前征1两银子的,一律再加收300文。

渭北各州县人心惶惶,以有地为累,争先贱售,甚至连阡累陌有不索一钱 甘心送人耕种者。<sup>18</sup>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浩大的加税加捐运动。以浙江为例,据巡抚任道格 的汇报,该省到1902年4月,已采取如下加税加捐政策:

老太后要“量中华之物力"保住权位,代价便是沉重的庚款摊派将民众压 迫得喘不过气来,以至于他们"两害相权取其轻",连土地都不想要了。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任道倍在奏折里向朝廷承诺,浙江还将出台其他搜刮 政策,钱铺、典当、牙帖、契税……所有人所有行业都跑不了。不算人关税等 间接负担,在清廷存在的最后九年里,浙江民众总计直接负担了 1227.6万余两白 银的辛丑赔款。" •

六、收酒税,酿够50缸酒得缴纳"照费洋” 10元;在本地卖,每100斤酒收 税2角洋银,运去外地卖,收税加倍,变成4角。

对地方官员们而言,庚子赔款是政治负担,是必须要完成的摊派,也是致 富的机会。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制造新名目来疯狂敛财‘。1901年5月,内阁中书

五、卖出1两银子的鸦片,收税20文。

许柄在奏折中说,京郊的延庆被摊派了庚款13万,而当地官府实际摊派给民众 的数额已超过了20万。"但清廷无意查办这类敛财行为,竭力凑足给列强的赔款 以延续大清政权才是首要之务。惩办不法敛财则会妨碍这个大局。这种微妙的 心思,从1902年12月底慈禧下发给各省督抚的一道严旨中不难窥见。慈禧说:

清廷筹集这笔巨款的主要方式有二。一是关税,二是直接盘剥民众。关税 方面,当时的清廷已失去了关税自主权。所以,原拟将进出口税率提高到10%的 计划,因英、日两国反对,最终只定为5%。盘剥民众方面,则先由清廷拟定具 体数额,分别摊派到各省,共计每年1880万两库平银(一两等于37.301克),再 由各省官员负责具体执行。

改革上谕的核心目的不是改革

先是以中国人口数(4.5亿)为准每人摊派一两,定为海关银4.5亿两;再定 下39年期、年息4厘的清偿方式,本息共计9.82亿余两海关银。再加上地方赔偿 教会、教士、教民损失的2000万两,共计海关银10亿余两。据王树槐的考据与 计算,若将后来的“庚款退回”之数视为"其利益全为中国所得",则中国实 际所付赔款相当于“总赔数的45.11%”。此外,1903—1905年的“付金付银” 交涉,1922—1924年的"金法郎案”交涉,还使中国在庚子赔款上需要再多支 付1.68亿两白银。"

与下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大略同期,1901年1月30日,“西 狩”至西安不敢归来的慈禧太后,还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过一道改革上谕。

于是,便有了总额空前绝后的庚子赔款。

四、按月租金的十分之一收房租税,房主与租客对半承担。

此次赔款载在条约,必须如期筹偿,万不可稍涉迁延,致失大信。着各直 省将军督抚务须遵照全权(大臣)、户部会议办法,竭力筹措,源源拨解,按 期应付,不准丝毫短欠,致生枝节。倘或因循贻误,定惟该将军、督抚等是 问!慎之!慎之! 16

三、每张盐引加价0.4两银子。

官员们的贪腐无足轻重,一切都得为完成赔款让路。所以,在敛财欲望 的驱使下,食盐加价这类"常规手段”,可以一用再用一户部已经加了一次 (各省每斤一律加价4文),省内不妨再加一次(比如湖南、江西、河南);省 内加了一次,也不妨碍县内再加一次。苛捐杂税,自然也是层出不穷。福建的 丁漕每两加征200文"丁漕捐”;江西的漕粮每石"按粮输捐" 160文;四川每 年按田亩征收“赔款新捐” 100万两;南京对小推车收税,必须凭照上路;苏州 对驴和马每匹收洋银2角,没有执照的驴子和马不许接生意上路;奉节在原来的 屠宰税之外,每杀一头猪加收200文税,叫作“新加肉厘”,后来又再加收一 次,叫作“续加肉厘”……<sup>17</sup>

二、每斤盐加价4文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