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 > 第三十八章1898年:百日维新

第三十八章1898年:百日维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侮……今拟请皇上速简通达外务、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学士李鸿章者,往见 该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与之商酌办法,以工部主事康有为为参赞, 必能转祸为福,以保乂我宗社。27

1898年9月20日,伊藤博文晋见了光绪皇帝。同日,康有为正式向光绪提 出了 “合邦”的建议。据康自述,该提案是他在前几日拟定的。出面呈递奏折 的,是与康关系密切的御史杨深秀。杨在奏折中说:

五、中国应暂请英人某某、美人某某,随时入见皇上,以西国各事详细 奏陈。

臣闻刑部主事洪汝冲所上封事中,有迁都、借才两说,而其最要者,莫 过联结与国之一条,盖亦深恐新政不及布置,猝为强敌所乘,蹈波兰之覆辙 耳……今该主事所见与臣暗合,而其语之痛切尤过于臣,是诚按切时势之言 也。昨又闻英国牧师李提摩太,新从上海来京,为吾华遍筹胜算,亦云今日危 局,非联合英、美、日本,别无图存之策……况值日本伊藤博文游历在都,其 人曾为东瀛名相,必深愿联结吾华,共求自保者也。未为借才之举,先为借箸 之筹。臣尤伏愿我皇上早定大计,固结英、美、日本三国,勿嫌合邦之名之不 美,诚天下苍生之福矣。26

四、李提摩太本人力强年富,心计最工,在新政部应总管筹款借款各事。

奏折提到了洪汝冲之前的借才建议,也提到了李提摩太与伊藤博文是极合 适的可借之才。内中的“固结英、美、日本三国",显然也不是普通的国与国 之间的外交结盟。外交结盟是正常事,不足以让杨深秀说出“勿嫌合邦之名之 不美"这种话。

另据茅海建研究"张之洞档案"发现,1895年中日战争期间,李提摩太曾 致电张之洞,称自己"今日得妙法,救近救远。法成,赏一百万两;不用,分 文不费"(李要价百万,似是为了引起注意和重视);并以同样的价码向李鸿 章兜售该妙法。李鸿章曾试图邀李提摩太北上详谈,得知李提摩太已起身赴湖 北面见张之洞后,又转而致电张之洞,请他仔细考察李提摩太的“妙法”是否 真的可用。见到张之洞后,李提摩太抛出的"妙法"是"延请外国监管中国的 外交和政治"。张之洞则回应说:“不主张将中国变成某个国家的暂时的保 护国。"

这一连串建议,究其实质,是希望清廷在外交、铁路、财政、报纸、教育 等部门向各国"借才”,且这种“借才"非一般的顾问性质,而是要有“总 管”权限。

此外,李提摩太还拜访过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帝师翁同稣、恭亲王奕1斤 等人,试图说服他们"对外借才”,但都没有成功。^不能成功的原因也很简 单:请洋人来帮忙出谋划策是可以的,但要让洋人进入清廷的政府机关担任领 导职务,甚至于像赫德一样直接掌控具体的权力部门,对清廷的安全而言却是 巨大的隐患。

九、以上各事,应请明发谕旨。22

但戊戌年的康有为,似乎并不在意清廷的安全。毕竟,康门弟子上一年尚 在湖南谋划运作"腹地自立",传播"保中国不保大清”的政治理念。戊戌年 夏天,李提摩太与康有为往来密切。很可能便是在这番往来中,康有为接受 了李提摩太"对外借才"的建议。据李提摩太在回忆录中披露:"在夏天的时 候,康有为和我商量过变法的计划,我曾建议既然伊藤博文那样成功地改变日 本,成了一个强国,那么最好的方法,是由中国政府请他作一个外国顾问。我 后来被康有为约请到北京去作皇帝的顾问……”裔而且,李提摩太来京后,曾与 伊藤博文住在同一所旅馆,与伊藤的秘书有过长谈。

三、铁路仍电请西国办理铁路第一有名之人,年约四十岁者与之商办。

见过了伊藤博文,也见到了杨深秀的奏折,但光绪并没有在当天就“借 才” “合邦"二事做出决策。于是,次日,与康有为关系亲密的另一位御史宋 伯鲁,就"合邦" 一事再度上书。奏折中说:

二、宜立新政部,以八人总管,半用华官,半用西人C

又闻俄君在其彼得罗堡,邀集德、法、英各国,议分中国,绘图腾报…… 昨闻英国教士李提摩太来京,往见工部主事康有为,道其来意,‘并出示分割 图。渠之来也,拟联合中国、日本、美国及英国为合邦,共选通达时务、晓畅 各国掌故者百人,专理四国兵政税则及一切外交等事,别练兵若干营,以资御

一、宜延聘二位可信之西人,筹一良法,速与天下大国立约联交。

八、战阵之事,李氏本人素来不懂,应专精此事之人保荐人才,以备 任使。

随后,康有为的"懋勤殿计划”便增入对外借才的新内容(其“制度局计

七、学部为人才根本,应请德人某某、美人某某总之。

划”未提及此事)。康建议光绪,"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国政 治专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定一详细规则,然后施 行" 25,也就是成立一个有伊藤博文、李提摩太这类外国专家参与的最高决策 机构。

六、国家日报,关系安危,应请英人某某、美人某某总管报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