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863年:赫德执掌大清海关
1863年11月底,英国人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 1835-1911 )被清廷任 命为海关总税务司。此后,他将在这个位置上为清廷服务长达40余年。
28
《南京条约》谈判期间,英方代表璞鼎查围绕海关制度,提出过两项基本 期望:一是五个通商口岸实施的税则与关税额度应该一致,而不是五个口岸各 行其是。二是税额不管是多是少,不管是进口税、出口税还是子口税,都要明 确定下来,"不得留有些许余地,听由地方官吏专擅或任意处理"。3前者若做 不到,会造成商业上的混乱,商人们对某些口岸避之不及,对某些口岸趋之若 鹫。后者若做不到,会造成纳税没有定额,地方官有宽裕的权力寻租空间,商人 们永远处于不可预知的政策风险之中。
有些文章与著作在谈到近代海关的廉洁时,也会提到赫德本人的操守,认 为赫德起到了重要的表率作用。其实,海关的廉洁机制对赫德的约束力很有
1842年之前,清廷只有传统的"市舶司”。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 国签订条约,开放五口通商,传统的"市舶司"或"十三行”都不再适用,不 得不效仿欧洲建立近代海关。
限。他是海关的最高权力,内部监察不了他,外部(如清廷)也没有监察他的 专业能力。所以也存在另一种声音,对赫德及其亲信秘书金登干(James Duncan Campbell)是否清廉提出质疑。比如有学者发现,1878年,赫德去巴黎出差和 度假,委托金登干找了一栋带花园的洋房,半年租金高达5万法郎,相当于清政 府驻伦敦使馆1年7个月的房租。金登干有故意抬高房价,从中拿回扣的嫌疑; 金登干在中国海关任职期间,曾违规收取佣金,且致信赫德商议“如何用公事 方式花费掉”。也有资料称,赫德在中国工作期间积攒了 100万英镑的资产,年 收入10万—17万两白银,已远超出他的工资收入,"这么大的数字不贪污是挣 不来的”。妥
"领事保关制度"因贪腐崩溃
此外,以何种货币缴纳关税也是个极其麻烦的问题。清廷的货币制度非常 混乱。铜钱虽然全国通行,但质量与重量各不相同。银两也是同样的问题,各 省纯度都不一致。总之,确定的税则、明晰的税率与统一稳定的货币,是近代 海关成立时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而清廷在19世纪40年代成立海关时,这些条 件全都不具备。其渐渐完善成型,已是19世纪60年代之后的事了。
人性化的薪酬福利体系,包含了如下内容:
每个人都已习惯于通过行商、通事和其他一切类似的人们,为他们自己和 他们的雇主,尽可能地做最有利的讨价还价,人人都是贿赂公行,随时准备用 最为有害的整批走私方法逃漏中国政府的正当税课,而且从上到下的全体地方 官员也都佯作不见,并分润这笔非法得利。结果自然是没有一个商人能说得出 (即使他愿意这样做)实际上以关税的形式究竟付出了多少。4
一,引入细致的考核制度。以年终考绩为例,各栏目分类很细,如“品 行” 一栏分为"才能、诚信、机敏、勤勉、服从、指挥能力、智力、干练、能 否得人尊敬、性情、礼貌”等项。各海关主管调换频繁,而考绩表严禁主管留 底。若有主管不如实填写,总税务司署只需参照其他主管历年的考核情形,即 可发现端倪。考绩优异者何获得1—6个月不等的额外薪金。
谈判期间,璞鼎查还组织了英国商人聚会,希望他们能就“收多少关税合 适”这个问题给出意见。结果没有商人能够说清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根本不知 道自己纳了多少关税。多年来,他们在清帝国的商业活动无法依赖正规制度, 必须靠贿赂与人脉才能立足,而后者是一个没法将账目算清楚的无底洞:
不过,上述质疑尚难成为定论。
由洋人执掌海关大权这种事,是如何发生的?
其实,赫德个人是否贪腐不是关键。他治下的晚清海关之所以能长期维持 廉洁的名声,主要是制度的力量,而非赫德个人的道德感召。可惜的是,面对 革新吏治的建议,恭亲王当年的回应却是:
在当时,赫德的就任并不是一件特别引人瞩目的事情。但事后回望,赫德 建立的近代海关系统对延续清廷国祚实可谓至关重要一一1849年的关税收入仅 221万两白银,只占到同年财政总收入的5.3%;到1864年已上升至787万两白 银,约占同年财政总收人的12%1 ; 1901年,清廷的财政总收入约8820万两白 银,其中关税收入为2380万两,占比约27%2。如果没有关税收入的大幅增长, 晚清的许多改革将无钱启动,许多对外赔款也将无力支付,大清帝国也很可能 提前灭亡。
如果我们有一百个赫德,我们就采纳
二,拟定了合理的职级晋升制度。海关职位级别很多,职级晋升以资历为 主要参照标准(另有两成空缺供择优提拔),与薪酬密切相关;服务到一定年 限,还将获得额外的年薪。如此,员工可以清晰地预估自己的收入和职业前 景。对未来拥有正向预期,可以大幅削弱人违法贪腐的欲望。
这种回复让璞鼎查非常忧虑。一个典型的负面案例是茶叶,其出口正税是 每担不到纹银2两,但商人实际缴纳的税额常达到每担6两之多。多出来的那4两 关税,便是因地方政策变动而产生的不可控部分。今年是纹银4两,明年可能就 会变成8两10两。璞鼎查要求清廷在制定税则时,一定要把海关的一切运作开支 都算进去,然后制定一个明确、固定的税额。
三,高薪酬和丰厚的养老金。自晚清到民国,海关职员的薪俸水平,可以 说是政府机关当中最高的,至少是同级别政府职员薪俸的两倍以上。非但如 此,赫德还引入中国最早的养老金制度。这是一笔非常丰厚的报酬,与职员的 操守直接挂钩,若被发现有渎职、贪污行为,将被开除,养老金一分也拿不 到。这种高薪,使海关经费占到海关税收的10%左右(同期英美各国约为4%-5%)。对优厚福利待遇的珍惜,也可以大幅削弱人违法贪腐的欲望。26
当时负责谈判的清廷官员,似乎并不理解英方这两项期望的真正含义。他 们回应璞鼎查说,按清帝国惯例,海关税则要由中央制定,正税也要交给中 央;维持海关官僚机构运转的经费需要从其他项目里寻找,这部分税收的开征 权是下放给地方的。
赫德曾对总理衙门大臣文祥解释,自己之所以设计这样的廉洁机制,是因 为他不相信中国人所说的"人性本善"。他觉得人性本恶,所以有必要提升职 员贪腐的风险和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