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第九杯茶文集 > 我在云雾深处等你

我在云雾深处等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奶奶,你绣的是什么花?”

沈宥祥停下了手中的笔,他的视线落在了绣布上。那绣布上的花有些像蔷薇,但似乎又跟蔷薇不一样。

“这叫糖梨花!”

一个男人的声音突然出现在身后。沈宥祥回过头去,一位拄着拐有些上年纪的男人正朝他走来。

07、

牌坊,流行于宋代,而盛行于清代。节孝坊是古时经官府奏准为表扬节妇孝女而立的牌坊。如今沈宥祥看到的这座夏氏节孝坊是清同治四年乙丑冬立。很多年前的冬天,在这条古道上,一个女人的名字最终被该在了牌坊上。那是用多少年的寂寞和苦楚换来的,这样一个牌坊,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让她脱离苦海,只不过是更深的禁锢而已。沈宥祥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拿了纸笔出来,一阵描描画画,那纸上便有了一座牌坊的样子。

雾气依旧笼罩着大地,远处的树林也看得不真切。沈宥祥跟人打听了唐家院子,可是,很意外的是居然没有人知道。怎么可能没有人知道唐家院子?刚才在太平关下遇到的女孩先说他到不了唐家院子,后又说再走一个多小时。如今打听了几个人,居然没有人知道唐家院子。沈宥祥觉得这事透着股怪异。

过了牌坊,那路也就平坦。大片的良田,茂盛的树林,只是他越来越没有方向感。虽然雾气已经淡了些,可是走着走着他倒是不敢往前再走了。往左看,往右看,往前看,甚至于往后看,似乎这里的景致都差不多。难怪路上遇到的女孩说让他别走丢了。如此没有方向感和标志性的参照物,他倒是真不敢往前走。古道早已经分成几条小路,他也说不好到底哪一条才是对的。看着手里的那张地图,此刻早已经没了用处。

迎面走来一位老者,背篼里背了些东西。沈宥祥拦住了老者,又一次打听了唐家院子。老者想了想,说的当地话他也有些听不懂,但大概意思算是明白。好像老者听说过唐家院子,但具体在哪里,他也不知道。沈宥祥叹了口气,这跟他最开始计划的不一样。想在中午之前回到镇上怕是不可能了。他现在连唐家院子在哪里都不知道,如何能回去。但是,如果这般胡乱地走下去,很可能真把自己走丢了。

沈宥祥并不相信墨玼的话。从广场入口上来,他已经爬了快一个小时了,这再要一个多小时,与他之前了解的情况不一样。按照地图,这里离太平关应该不远了。因着这浓浓的雾气,他并不知道此时已经站在太平关下了。

墨玼往山下去,走了几步,她又停了下来。回头看那个男人,他的身影渐渐在雾气里消失。墨玼大喊了一声‘对岸来的’,只听得自己的声音在山中回响。显示,那个男人并没有答应她。但是,墨玼并没有计较,而是扯着嗓门又说了一句:“你要是找不到唐家院子,就原路反回,别把自己走丢了。”听着自己的声音在回荡,好一会,才有一个声音传来——谢谢。

此刻,沈宥祥已经站在了太平庙旁。太平庙是一座小庙,简陋地搭了间屋子,里边供了些菩萨,路的另一边供了土地。从前,过往的人都在这里歇脚。再往上走,便是一个叉路口。古道在这里一分为二。一条路向左边的太平关延伸,一条路则向右边的悬崖无际延伸。沈宥祥拿出了地图来看。从台北带来的地图上明显地划着这两条路,虽然他不知道穿过太平关的石门通向哪里,但地图上标明了他应该走另一条路。

“可惜了,这样的天气也看不到这太平关的险要。”

沈宥祥沿着太平关的石板路上去,站在关门里,古时候传说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恐怕也就是他现在的样子。关门上用楷体书写着“太平关”几个字,从前这里当是人来人往的,只是如今落寞了。轻轻一声叹息,他拿手机记录下了自己站在关门里的样子。

原路返回,这是沈宥祥最不愿意的事。但现在,也不是他愿不愿意的问题。没有人知道唐家院子在哪里,更多的人是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原路往回走的时候,他一直在想,如若现在没有人知道唐家院子,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很多年前,那里就已经不叫这个名字。那么,现在那里叫什么?他甩了甩头,三十五年的人生里,第一次踏上对岸的土地,真的没有想到是为这个‘唐家院子’而来的。

路过一户农家时,看到农家门口坐了位白发的老人,看着怎么也有八九十岁。来的时候他也有经过这里,只是没有看到家里有人。如今坐了这位银发老人,他也觉得有些好奇。朝那老人走过去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位银发老人正在绣花。

“奶奶,你多大年纪了?”

老人抬起头来,一脸的皱纹,她看了看沈宥祥,然后笑了笑。那张饱经风霜的脸,那双苍老的手,她怎么能不戴眼镜就能绣花。沈宥祥好不惊讶,立马拿了相机出来拍下老人绣花的样子。可能是看着单反相机里的照片不够完美,他索性又拿了纸笔出来给老人画相。

古道旁边的院子里,一个年轻人认真地画画,一位白发老人认真绣花,这画面像是有些静止一般。

这里的石板路,第一级都透着沧桑,就像是要记录下从前经过这里的每一个人的样子。沈宥祥着急赶路,倒也没有在太平关这里多停留。从石门下来立马往另外一条路去。眼看着爬到顶上了,以为再也不用爬山了,哪里知道,前面等着他的依然是山。

沿着古道一直往上,他倒是有些纳闷起来。已经九点过了,怎么太阳也没有出来,这雾气也半点没有要散去的意思。低着头,喘着粗气,背心早已经湿透了,可他现在也不能脱衣服。古道边的石壁上书有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冰雪盟心。他,一下子停住了脚步。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百步梯”

时光风化了从前,但那些过往却深刻地印在了历史的车轮里。这“百步梯”旁的“冰雪盟心”四字系清朝光绪皇帝所赐,意在旌表尚邹氏守节三十余年并抚女成人的事迹。沈宥祥细细地研读着石刻上的文字。一百多年过去了,就连皇帝都换了几任,但这些东西却是不变的。

坐在“百步梯”的石阶上,抬头往上看,沈宥祥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叫“百步梯”看这石板铺就的古道,这坡度大概也有六七十度,两边都是悬崖,只一条路笔直往上,可不就像是一把梯子吗?

稍作片刻的休息,沈宥祥把那石刻连同自己的脸一起装进了照片里。再往上走的时候,沈宥祥便发下这里的景致与山下不同。从“百步梯”开始,古道两边便出现大片的树林,大都是松树一类的。相比山下古道旁的老黄桷树,这些松林显得并没有什么特别。它们既没有饱经风霜的沧桑,也没有时光刻下的印迹,但是他们的出现证明了一件事,这里的气候与山下并不相同。越往前走,那路便越来越平坦,沈宥祥知道前面不远处应该就能看到“巾帼完人”夏氏节孝坊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