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乎我的初出茅庐
到晚上,我难以入眠,好像自己当初的雄心壮志一下子全部消失了。好像从浪漫的高空一下子摔下到现实的泥沆。
第二天,我带着失落的情绪去上班了。
我和一个来自四川的叫阿铭的同事被分在包装组的流水线上。职责是把已扭位了的眼镜脾扭正一下,还有为眼镜套套胶袋之类。我和阿铭都觉得奇怪,储备干部是做这样的工作的吗?
工作时,包装组的同事都问我:“像你们储干,一个月有多少钱?”
我反问:“你们一个月多少钱?”
那年,高中毕业即失业。作为一个无学历、无技术、无关系的“三无”人员,我很希望出外闯一闯,但却不知何去何从。常听朋友和老乡说,打工是如何的辛苦,每天都像机器一样满负荷运转,工资又低,没有出路。听他们这样说,我便乐得做寄生虫了。像猪一样,吃了睡,睡了吃。为此,母亲常常唠叨我,又不给我零用钱。我常常独自叹息。心中的梦想成为心中的悲伤。
不过,有时消极的等待会有积极的结果。
有天,同学阿胜来找我,叫我帮他搬一台电脑到广州去。反正闲来无事,我自然是乐意帮忙。正是这一善意的帮忙,使我走进了社会。
电脑帮阿胜搬到广州后,来接应的阿胜的一位女同事为了感谢我的帮忙,硬是塞了200元给我。正是这200元,使我留在了广州。
有了这笔“巨款”我觉得自己是个富翁了,我决定暂时不回家,先找一下在广州工作的朋友阿升。
“我们一天18块钱喽,加班费另算。”他们答。
我伸了伸舌头,心像结了冰,脸红着,懒懒的说:“我和你们差不多啦!”说完头都不敢抬。谁料一个不识趣的同事说:“在这里,谁不知道,储干的工资是每天12元?”他们一哄而笑。我羞得无地自容,他们已处于收入的底层了,我却是底层中的底层。呜呼哀哉!
好不容易才熬到晚上下班。组长阿光叉着腰,用手指着我和阿铭说:“你们两个留下来负责清理卫生。”
阿升带给我一个信息,说附近一家眼镜厂招储备干部。我听了便来了兴趣,心想:我天生就是个管理人才,在读书时就担任班长,团支书什么的,储备干部这个职位难道是上帝给我准备的吗?
第二天,我找到那间眼镜厂时,见工厂门口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应聘者,都是应聘同一职位。我倒吸了一口冷气,现在我知道什么叫做僧多粥少了。原来步入社会的第一课就是竞争呀!并且是激烈的竞争。当时,我还想不到这是一种变相招工。我只知道,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而已,为了得到工作,必须要硬着头皮去竞争。我暗暗的为自己打气:“我是最棒的。”
经过几番的筛选,像选美一样,我竟然成为被选中的五位“美人”之一。看来自己的魅力还是可以的。第一次得了工作,我内心激动得热血沸腾。“终于结束寄生虫的日子,可以自力更生了。像我们储备干部,一个月至少也有1500左右吧!”我美美的想。
接下来,挑选了我们的陈总开始训话了:“你们都是经过精挑出来的,你们的身份是储备干部,我们将会把你们当作骨干,重点培养。如果你们在本职工作上做得好,你们就会得到升职。你们暂定为计时工。如果在工厂里吃饭的每顿扣2元,住宿的每月扣50元。你们每天的工资是12元。每加班1小时1元,压两个月工资。愿意接受这一条件的就留下来,不能接受的,请马上离开!你们不干,大把人等着干!”
我一听,热血马上变成了冷血。我想拔腿就跑。我心理彻底的失衡了:难道受了这么多年教育就为了来领这么一点微薄的血汗钱?不行,我不能廉价的出卖自己。但是,如果我不干,还是有大把人干,我不干,难道我又回家里做寄生虫不成?哎,工资低就低吧,学点东西也不是坏事。其他四个人都低下了头,他们也像我一样,心事重重,但结果,五个人都留了下来。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三无”人员,找一份工作着实不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