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步出大殿,马上就要赴死的易孝正却常常呼出一口气。回到天牢之后的晚上,极度丰盛的菜色预示了他的归路。午夜,一身他被带进来时穿的官服,一丈白绫,一壶酒送到了他面前。
他慢慢穿好衣服,系上盘扣的时候他想到了他的夫人。每天天还未亮都是夫人为他整装,晃眼已经这么多年了,今天他要先走一步了,她终于以后可以多休息几个时辰了圆圆的月光从顶窗射了进来,酒杯终于从手间滑落尸体被送了回来,有人宣读了圣旨,无非是易孝正认罪,刺死,府邸收回。
鉴于以往忠良,易臣革职,众离京,无旨不可进入之类的。可这些都不是暴风的风眼。易夫人跪在那里,呆呆的等着,耳鸣声从看见那尸体时就开始了,什么都听不见了,儿子的悲愤哀鸣,璎珞的低泣,还有宣读的所谓仁慈,全部都听不见。
她没有嚎哭,异常的镇静。她知道,她的丈夫成功了可是血染的眼珠令宣旨的高人都不愿久留,命他们明早之前撤出易府宅子,就速速离去了。
凉风起,她一直跪着她的丈夫就她的前方,像睡着了一样,甚至还有笑意。她一直看着,看着风吹动他的发梢,爬过去,帮他掳了一下头发,皮肤冰凉没有温度,那么僵硬。
河道交错的国家总是受洪灾威胁,灾后民情的甜苦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又息息相关。话到结尾,他竟然说出“罪臣之过滔天,死不足惜,但求陛下刺死罪臣以稳民心,留出最大财力和j力治力于水利建设!保一方水土求国泰永安!”
看着跪在殿下,一袭白色囚服的易孝正,老皇帝心里也是震撼不已。儿子做的那些事,他哪有不知的,要不是必须给朝臣百姓,以及大儿子一个说法,他无论如何也不想失去这个臣子。
但是要么易孝正死,要么二儿子死他自私的保护了自己的血脉,而这个快要死的人还想着水利洪灾心,一股绞痛。
“爱卿的忠心朕明白了,还还有什么愿望么?”斩杀忠臣忽然间,他失去了再继续审问的心气,也不管大儿子提示自己关于易臣是多么关键的一个棋子,只觉得这样的审问是对自己的一种凌迟对自己建立的四洲大国庙堂的一种凌迟。
易孝正抬头“陛下您要保护血脉,罪臣也有。只求,陛下饶恕罪臣家小。容他们彻底从您的眼前消失,回到布衣之中。”
她慢慢趴在他的胸膛上,最后一次颤抖着送走押送尸首的高人,折回面对悲痛到伏尸而卧的母亲,易臣再也忍不住,跌坐下来,对着玉石台阶疯狂捶打,频频把额头撞在傍边的柱子上。
他的父亲是在保护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他的平安。可是早知道这样,他愿意去认罪,让父亲好好的活着啊!在这个院子里,是父亲教他走路,带他爬树;也是在这里,是父亲教给他第一首诗;还是在这里他认了父亲为他寻来的武师学习武艺。
多少个四季轮换,父亲教授了他为子、为臣、为官之道。可是今天这个生养他的人却以自己为代价,满身僵硬冰凉的躺在这个院子里,换得了他苟存,再也不能和他说话,为他解道。
话落,他的额头重重磕在石砖上。弥久“我答应你!而且朕承诺,将来新皇天下也不会违背朕今天的承诺!”老皇帝心烦意乱,想了很久,放掉他的儿子么?真的要放么?算了,让那小子远离京城,做个百姓,也算是自己对殿下所跪之人的补偿。
挥挥手,叫人带走了易孝正,他从宝座上离开的时候自己绊了一下,慢慢站定他才发觉自己做了一个别的帝王根本不会做的决定──放掉一个按理说应该满门抄斩的家庭。
可是他又想,如果刚才再重来一遍,他恐怕也不会改变。因为他也是一个自私的父亲,宁愿着自己背着昏君的骂名,吞噬着被历史厌恶的苦果,他也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