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唯独今曰
来日方长,杨昧告诉自己。忍气吞声之事,他素来擅长。杨昧扳倒三王爷,和太后之间本就淡薄的感情彻底破碎。老太太眼不见为净,干脆搬到杨晔府中,对外称病静养。
杨昧冷笑,他如何看不出来太后拼着年迈之躯也要保住杨晔小命。杨晔也似脱胎换骨,整日闭门不出,规矩得像个和尚,叫杨昧挑不出任何刺。
时光匆匆,转眼便是太后七十大寿。她虽不待见皇帝和杨昧,他们却不能失了礼数。太后本来无意操办,也不知杨晔如何哄劝,竟说动了她,只是执意要将寿筵办在三王爷府中。
百官纷纷摇头,三王爷虽死,太后要亲孙子当皇帝的心却不死。杨昧到三王爷府上时,宾客已基本来齐。三王爷的好园子,玲珑精致,夜风送爽。
太后被众人簇拥在中间,老远就能听到欢笑。杨昧走近,旁人自然而然让开一条路,周围刹那寂静。灯光摇曳,太后微微偏过脸来,面上笑意全数化作厌恶。杨昧抿嘴微笑,恭敬磕头道贺。
杨昧冷笑,肮脏?这只臭水沟底的癞蛤蟆,每天用最肮脏的眼神来看他,竟然反过来说别人脏!杨晔还是笑,拿扇柄点了点杨昧的胸口,轻轻抛下一句话:“我不是在说儿女情长,而是你的私心。”
杨晔说得不错。杨昧在李惟身边安插了不少眼线,他哪日出门与谁一起喝酒,哪日遇上了前来东宫的官员说了什么话,甚至哪日去了青楼找了哪个小倌,均有人一一汇报。
杨昧无法信任李惟,无法想象李惟与他并肩扛起天下,却不断回忆起那个雨日里忽然出现的茅屋,还有那张几乎不真实的脸。
他抓不住山林精魅,只能退而求其次,将他关起来。他对自己感到不齿,但就像那日荒郊野岭有求于人,素来矜傲的太子殿下在李惟面前总不禁低落了气焰。杨昧要李惟毫无退路。他当着杨晔的面偷偷吻李惟,杨晔睁大了眼,惊愕过后却是好笑。
他没有叫杨昧失望,李惟与他的流言飞满京城。但杨昧怎知会弄巧成拙,李惟借机辞官,竟彻底离开他的身边。曲南镇走一遭,以身犯险,即便是杨昧也并非无懈可击。
太后淡淡应了,却不叫他起身。众人心中各种念头,却无人敢吭声。杨晔蹲在太后身旁,静静看一眼杨昧,转头说一句俏皮话,逗得太后笑起来。仿佛凝固的空气重新流动,欢笑喧闹如流水般响起,太后也不再为难杨昧,开口唤他免礼。
他们一个跪着,一个蹲着,一时目光交汇,竟是平视。杨晔背着光,眼色深沉难辨一如往昔。杨昧面无表情地走开,似乎方才那个插曲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他以胜者的身份回来,李惟却留在了曲南镇。心头缺空了一大块,再也无法填补。宽大松缓的衣袍,因身边没有任何人相伴,晃荡出满袖孤寂。那些做过的事,叫人笑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笑话的手段,连杨昧自己也瞧不起。
他胜了三王爷,却也同样输得那么难看。但就如他过去不认识李惟的数十年,抿紧嘴唇敛去神色,苦水和血泪往肚中吞咽,在人前永远只能做出凛然无畏的表情。
无论如何,多年夙愿终于成真,三王爷被赐死,不过饮一杯酒的功夫。太后失了风度的破口大骂犹在耳边,杨昧愉悦地弯起嘴角。惟有杨晔,叫他恨得牙痒,竟毫发无损地从这场劫难中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