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子夜歌
他也不说别的,只问:“往事的种种委屈,真能俱已成空了么?”
良久无言。纵有千言,亦只能如此。
我转一转身,道:“我累了。”
他说一声“好”,仿若还是寻常,道:“你好好歇息,这两日宫中有事,我恐怕不能时常来了。”
我只微笑望着他,道:“好。我会照顾好自己。”
我一惊,旋即只作无事,冷冷道:“你怎么知道?”
他略弹一弹衣襟,道:“他自己说与我听。”他的神色有难以言说的复杂,“直到我见到你,直到他告诉我你就是他在上林苑杏花树底下遇见的女子。我才晓得。”他自嘲地一笑,“人世的际遇难以分明,就如明明你的小像在我手中,明明他遇见你时是以我的名义,明明最初”他眼中的火芒倏地一跳,转瞬黯淡了下来。“明明最初,你以为你喜欢的人是我。可是最终拥有你的人,却是他。我与你,仿佛总是有些什么一直错过了。”
他眼中分明有些什么东西,我明明看清了,却始终不敢深深相信。我心中悸动,却只维持着以冷漠相对,“你我身在宫中,我只晓得一入宫门深似海,任何事与人都只能错过。”我缓缓搅动着碗里的粥,低头漠然道:“王爷的际遇如何我并不知晓,也不想知晓。而我的际遇,我都情愿忘记了,也请王爷不要再提。”
他微微扬起唇角,颇有些心疼,道:“我也情愿你永远忘记了。”
“是”。我昂一昂头,道:“因为不肯相信了,所以要忘记。也害怕再有其他。”我低微了语气,黯然道:“唐书?乐志中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子夜歌虽然让后人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却不知当日晋女子夜如何经历欢喜哀苦、期盼失望,直至对心爱之人绝望到底,才有了这子夜歌。若早知有此,子夜必定不肯,不肯受这煎沸苦楚。”我所有悲沉的隐痛,在一瞬间迸发了出来,“情爱辛苦,一路行来总是风雨处多,明媚时少。不如一开始就不要也好,免得日后苦痛无尽。”
他也不避嫌,为我掖一掖被角。我心里微微一动,只作不知,闭眼睡下。
(1)、出自子夜歌。唐书?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宋书?乐志曰:“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豫章侨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亦是太元中,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古今乐录曰:“凡歌曲终,皆有送声。子夜以持子送曲凤将雏以泽雉送曲。”乐府解题曰:“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皆曲之变也。”
(2)、这首子夜歌是后主入宋后的作品。表达了亡国的悲痛和对故国的无限思念。大意为:。人生的遗恨何时才能完结?只有我如此悲痛没有尽头。睡梦中回到故国,醒来却仍然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不由得双泪暗洒。亡国后的日子孤单清冷,无人陪伴。谁还可以和我一起登高远眺,遥望故国呢?以前一起在晴朗的秋日登高望远的日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可是那种快乐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往事不过是一场春梦,美好但难以留住。醒来依旧是空,什么也抓不住。剩下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回忆和痛苦。
他默默沉吟,片刻道:“风雨处多,明媚时少。只因这个人不对,不能给你四时明媚,反而为你带来满天阴霾。若有人一心一意待你,愿给你四时明媚,遮蔽风雨,你也不愿意么?”
我凄楚一笑,坦白胸襟道:“我吃过痛,已经害怕了。”我不敢看他,只低头道:“还有一首子夜歌,王爷可听过?”
他微微垂眸,只对着那盘玫瑰酱出神,听得我说,方笑道:“未知娘子说的是哪一首?”
深红色的玫瑰酱,被小心盛放在雪白的碟子中,如暗红的一颗心,被搅得软了碎了,一塌糊涂。我思量须臾,慢慢道:“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2)”我道:“这是李后主的子夜歌,虽不应景,却有两句话是事事皆通的。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于我,往事既已成梦,将来之事也是一眼望得到底的,踏实过下去就好,不必再有任何做梦之事了。”
心底的凄微与悲凉,如植根在老梅虬曲枝干上的苍厚青苔,丝丝缕缕带着数十年风霜的阴影,纵然烛火明暖如斯,亦是无法照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