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化势
3、呃…在期末考试临近,课业加重的情况下…一天两更已经是极限了,大家多多体谅一下,寒假回家去了一定找几天好好爆发!
4、很多书友提到本书和《》一书设定上有相似之处,关于这个问题…子缜其实也不大清楚,虽然慕名已久,子缜却没看过《》,所以也不知道里面的设定到底是什么,但听书友们说似乎成昆是杨过的孙子,古墓传人叫成昆大伯之类的。
???
呃…本书中成昆虽和古墓有关联,但却绝不是杨过的亲人…晕啊。
5,这一章阐述了子缜对“奇才”和“宗师”的看法,大家是想让青书做奇才呢,还是宗师?
“太虚无极”冲淡平和,以“无为”固根本,正如道家所言的“怀抱金丹”一般,入神坐照,内力极为巩固,稳如山岳,岿然不动。唯有如此这般,方能修至“渊博似海”的圆满境地。
张三丰一身内力稳固如山,渊博似海,抑且精纯之极,着实已臻不可思议的境地。他三十六岁内力大成之后,日日锤炼,至此时百岁,已然六十四年。便是这一甲子的锤炼,外加通读道藏,时常纵横山水,抱膝长啸,动静体悟之间,渐渐悟出的“纯阳无极功”,又岂是泛泛?
但究竟如何,张三丰最先修习的,仍是那三四成的九阳功和玄门炼气之法结合而成的“武当九阳功”。“纯阳无极功”虽是武当派立派之基,积累真气也有非常手段,但到底根本重在锤炼,青书根骨资质悟性都是第一流的人才,修炼武当筑基内功已将内力积累到一个极为浑厚的地步,再而精修“纯阳无极功”,有菩斯曲蛇胆激发真气,乃至“龙入大海”,再至“太虚无极”,竟成张三丰二十四岁时方竟之功,足足早了他太师傅十年,精纯程度上,因有“纯阳无极功”易筋锻骨,也远远胜之。
此刻他内力修为更上层楼,内力在量上虽未增长多少,但于质而言,却是一个大飞跃。这境界一到,青书脑子里自然而然的掠过各式各样的奇招妙式,一招一式连绵不断,衔接起来,浑然天成,毫无破绽。
他蓦地长啸一声,衣袍一鼓一胀,纵起身来,双拳倒击,提膝压腿,一式“倒骑龙”打出,先从一套武当长拳开始。而后循序渐进,打完长拳,出招渐渐如带泥沙,掌若云霞漫漫,正是一套武当绵掌,而后又听呼呼风响,青书掌势一变,由柔转刚,浑然和谐,竟是武当高深内家拳掌“震天铁掌”,这两门掌法虽都是内家,但却截然不同,但青书交替间却浑无滞涩,显然已经融会贯通。他越打越快,胸口热流越来越暖,忍不住又是长啸出声,悠悠如龙,在整个幻阵中不住盘旋。
6,刚刚去看了一本书,叫《武当楚观澜》,感觉文风清雅,倒也让人耳目一新,也有四万余字,大家不妨一观。
青书出招越来越快,也渐渐不成章法,开始还泾渭分明,看得出这一路是“绵掌”,这一路是“长拳”,到得后来,竟是东一招西一式,只见武当派精妙招式不断在他手中现出,“震天铁掌”“倚天屠龙功”“绵掌”“虎爪手”“大行神掌”交次使出,左一招右一招,青书长发狂舞,蓦地哈哈大笑,铿的一声长剑出鞘,淬出一道雪亮精芒,忽快忽慢,“绕指柔剑”“神门十三剑”“柔云剑术”等等都一一使出,使到后来,他东削一剑,西刺一剑,似已不为招式,不成章法,但仔细看之,却恍如画圆一般,劈削撩刺,俱都凌厉绝伦,却锋芒内敛,竟而圆润无缺,仿佛间似窥太极剑意。
好似半空中蓦地响过一道霹雳,青书蓦地高高纵起,剑出雷霆,竟带了一股孤勇之气从半空中迅猛刺下,长剑**土地,竟然直没至柄。
却听他朗声大笑道:“原来‘化势’是这般由来!”
Ps:1、上完课才码字,发的晚了,见谅,两更完毕,求票票~~
2、体谅到很多书友还不是vip,嗯,子缜决定上架前抽个时间爆发一次,以报答诸位投票收藏的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