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蚕
王重阳当年夺得五绝魁首,天下第一之称,可以说“先天功”的先天优势,功不可没。
白观长身站起,笑道:“掌门,白观多谢救命之恩。”
鲜于通莫名其妙,奇道:“白观,你在修炼什么?”
白观早非七年前那个嫩雏,七年来,他渐渐觉得这位鲜于先生不似纯粹的华山掌门,还有什么事瞒着大家一样。他淡淡一笑道:“我混元功精进一层,故有此态。”
“混元功”一脉单传,鲜于通自是不知,他笑呵呵地点头道:“甚好,甚好。”
而白观此时便是那疾行之人,须得将体内能量用尽,方能停下。但前方已然横亘了三块大石,无可逾越,让他进退两难,但体内真气已然越积越厚,这疾行之人脚下蓄势越足,眼见便要一举飞奔而出,撞死在大石之上。
白观又如何不知,但行到肩头的那股真气已然越积越足,纵然他竭力想要停住脚步,也是不能。
好在鲜于通在他将进不进,将退不退之际推了他一把,他肩头那道内息受他一激,嗖的便退了回去。
无巧不巧,恰使白观散落在全身经脉的真气归于丹田,助他功成。
但这功成,不过小成而已。
两人并肩走出道藏阁,一路好似说着些什么,白观的眉头皱起,似乎不大明白,但终究还是迟疑着点点头。
黑衣的中年美妇手持一个长形铁筒,铁筒后部有一处旋钮也似的机括,她缓步走向正在下棋亭下棋的一对男女,恭声道:“公子,金蚕蛊毒,已然配备完毕。”
青衫男子朗声笑道:“好,咱们这便上山!”
饶是如此,先天功猛烈之势已然渐渐显现出来,这部功法基于道家经典所创,辅以儒释之道。
其中又以《道德经》为主,总领大纲。老子洋洋五千字,不知说尽多少至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道德经》中所述。但兵家大圣孙武也曾言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将兵势喻之为水势,在《道德经》中,早有类似比喻。而“先天功”含纳“阴阳混成为先天”的“阴阳”理念出自《易经》,“如如不动,万魔降伏”则为佛门伏魔神通。
内尚黄老,外尊儒释。这可是自汉之后,历朝历代遵循的王道。
可以说,“先天功”在某种程度上,与张翠山所创的“和氏帖”,恰是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