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秦轩在他的不远处,静静地凝望着这一切。他心里想:姨父,这样的结局,想必您也会高兴的吧。书儿很好,南安很好。百姓都很好。
茫茫然,他似乎又看见了魏寒清瘦的脸,他怜惜地摸著自己的睑一问:那么离儿呢,我的离儿又好不好呢?
他会这样回答:如果他们都好,离儿又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好呢?
有时在处理公务,他会难得的失神。
芦儿和清明也替他高兴,他们都觉得一切会好起来的。
转眼之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宫里还是像往常那样摆起了桃花宴。
秦轩其实已经许久没有入宫了,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却不能不去。
芦儿替他换上了朝服,清明替他拿来了朝靴。
渠岸只得放弃了劝说,带著满腹的担忧离开了京城。
送行时,渠岸和芦儿都看见了秦轩的笑容,明媚得如天空里的太阳。他真的如此高兴吗?
或许是,也或许不是吧。
因为,正如秦轩所言,魏书是一个杰出的皇帝,虽然年轻,少不经事-但是他的睿智、他的果断,都让他在处理政务上得心应手,他亲贤臣、远小人,刚登基之时就招揽了一批杰出的年轻人入朝来帮他,一切都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所有的怀疑,所有的偏见,他只会针对秦家的浅离。
他换好了,就独自一人起身去了。
芦儿本要跟著,但是他却拒绝,只说去去就会回来的,所以用不著陪。
然而他并没有去桃花宴,他一个人去了皇陵,拜祭魏寒。
没想到,在那里他居然遇到了魏书。
魏书跪在那儿,面向著魏寒的灵位。
也是因为如此,秦轩才会虽然被如此看待、如此疏远,却一样可以露出坦然的笑容。
民德三十四年冬天在一片平和中度过,然后就是春天了。
那一年的春天,对于南安,对于魏书而言,充满了新的希望,方情的肚中孕育了南安的新生命,而西边的莫云也终于投降了。
那年的春天,有点懒洋洋,有点欢喜,有点寂寞。
秦轩常常在入夜的时候,想起叶玄真,想起临别时彼此的亲近,他会莫名地脸红,也会莫名地期待。玄真要回来了吧?而陛下也可以独当一面了?这样的话,他和他就可以从此在一起,再不分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