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阿蚌文集 > 海参崴纪行

海参崴纪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一带也有很多乞丐,大人孩子都有,穿着很邋遢,见人就伸出手来,口里不停的叨咕着“兹得拉斯特威接、兹得拉斯特威接”有个小孩子一边伸手要钱,一边肆无忌惮地翻我们的衣兜,我们大声吆喝,他才悻悻离开。

一些人陆陆续续地来教堂做礼拜了,他们在教堂前台阶的下边,就开始在胸前划十字、鞠躬,然后登上一段台阶,来到教堂门前,又划十字,鞠躬,然后才缓缓地走入教堂。

下午,我们也到教堂里看了看,正赶上一些人在诵经祈祷。台上一个身材高大的神甫穿着特制礼服,手持蜡烛在做着一些让我们看来有些莫名其妙的动作,同时唱出一些话来。下边有七八个人,庄严肃立,也跟着应和。同行的一位朋友说这是在搞葬礼,因为他在国内见过基督教徒葬礼的仪式就和这差不多。他说的话大概是对的,因为基督教与东正教是同源宗教,估计还会有许多相通之处吧。

他们的教堂是并不排斥异教徒的,所以我们来参观他们并不吃惊,依旧继续他们的祈祷。可是尽管我们谨慎小心,还是发出了比较大的声响,一个人就向我们伸出他的食指,竖在嘴前,发出低微的“嘘——”我们会意,不再出声,静静地看了一会儿。

教堂一进门的地方两边有几个柜台,出售一些圣经、圣母像之类的物品,这些东西都很精致,我们也翻看了一阵,但终究没有买。

廿四、阿穆尔湾

商场里的售货员很热情,但只用眼睛平和地注视着你,你要有询问,就立即应答,并不像我们国内某些商场的售货员,热情得简直让顾客觉得有些讨厌了。我平时没事的时候,最讨厌逛商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讨厌商场中的什么,现在明白了,原来我所讨厌的就是那种过度的热情“先生您好”、“您想买点什么?”“您看这件衣服怎么样?”这过度的热情真的让人受不了。

在另一个不知名的商场里,我们从一楼爬到四楼,却莫名其妙地从四楼的后门走到了大街上,正疑惑间,却看到旁边是一条坡度很大的街道,原来这个商场的前门和后门竟然相差了三个楼层,可见这市内的地势该有多么的不平。

商场里偶尔也会见到“禁止吸烟”的中文警告标志,看来这是专门给我们中国人看的。俄罗斯的烟民虽多,但不在公共场所室内吸烟这一条却得到了广大烟民的一致遵守。如果他们想吸烟,也一定到室外去吸,吸完了再回来。俄罗斯人吸烟的很多,特别是女性,吸烟的比例更高,不论在边防检查站,还是在海参崴的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女性烟民的影子,而且有些女烟民的年龄还很小,只有十几岁的样子。

廿二、套娃

在纪念品的柜台里,最常见的东西就是套娃。少的四五层,多的到二十几层,大的套小的,就这样一层层套下去,最小的那个往往就只有豆粒般大小了。工艺上有手绘的、烤漆的、烫花的,高级一些的还有烫金的,根据工艺、层数和大小的不同,价格也千差万别,从几十卢布到上万卢布的都有。

这天中午,我们在绥芬河餐厅吃了一顿俄式午餐。正餐是每人一份炒饭、一根香肠、一勺土豆泥、一片黑面包。这黑面包就是俄罗斯人最有名的“大列巴”主要成分是燕麦粉,这面包的皮很硬,据说应该剥掉,我却没有剥,把它全放到嘴里嚼了。这面包发酵得很好,所以吃起来味道也有点酸。每张餐桌还有一盘奶油色拉和一碗番茄鸡蛋汤。虽然不太可口,可不常吃,也没有厌烦的感觉,我还是吃得很饱。

下午,我们到阿穆尔湾边游玩。这里的海水很洁净,呈现出一种通透的青色。西北风不大,浪也不高,稍稍泛起白色的浪花。

有几个人在风浪里玩帆板,乘风破浪的,看起来很惬意。但此时的气温和水温都有些偏低,他们需要穿着一种特制的保暖的泳衣才能下海。估计在盛夏,这里玩帆板的人肯定会更多。

海湾的对面,是层层叠叠的群山。这片区域基本是我们来时经过的哈桑区的属地,但稍远些的山就是中国吉林省珲春市境内的一些山峰了。以前看过相关资料说,如果天气状况较好,站在珲春市境内国界线上一座叫做草帽顶子的山上,可以看到海参崴市区,我想站在海参崴市区的海滨,也应该能够看到中国的山草帽顶子。只是对这一带的地理还不够熟悉,那一大片起伏的群山,我还真分辨不出究竟哪一座是草帽顶子。

海边有很多的海鲜排档,海鲜品种很齐全,质量也很好,价格还不贵。导游重点向我们推荐了螃蟹和虾爬子。最出色的是螃蟹,几乎都有脸盆大小,按照导游的叮嘱,我们买了一些螃蟹腿。虾爬子也与我们通常吃的不同,体型不大,呈灰绿色,我们也买了一些。还有一些排档经营一些其它的风味小吃,比较有名的是土耳其烤肉,将牛肉切成寸方大小,用铁钎子穿上放在炭火上烤,吱吱地直淌油,散发着一种特有的香味,看起来一定很好吃,可我们刚吃过饭,看着眼馋也无法再吃得下了。

套娃外面大都绘有大眼睛美少女的形象,内外几层的图案相同,只是大小不同。但也有内外不同图案的,比如在街边的一个小摊上就看到一个绘有普京头像的套娃,打开普京的这一层,里边这层竟然是布什,再往里边又是哪个西方国家的领导人我就不记得了,不过从这外面的两层,就足可看出他们对布什以及美国的蔑视。

俄罗斯人为什么要设计这种有趣的套娃呢?据传说是这么一回事:很久以前,一个男孩在牧羊的时候把小妹妹领丢了,他非常想念小妹妹,就照小妹妹的模样刻了一个漂亮的小木头娃娃,每天带在身上。过了两年,他想,妹妹应该长大一些了,更美丽漂亮了,于是又刻了一个稍大一些木头娃娃,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几年,小男孩长成了英俊的小伙子,身边还一直带着自己刻的7个大小不同的木头娃娃,后来他把大的木头娃娃掏空,把小的装到大的里边,一个套着一个,思念的时候就一个一个的打开。后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套娃也成了俄罗斯最著名的工艺品。

除了这个传说所介绍的套娃来历之外,我想中国人喜欢它可能主要还是它能够表现多子多福、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意思吧。这套娃的多子多福、子孙无穷的结构对俄罗斯的人口生育状态却是一个反讽:难怪俄罗斯人不愿意生小孩,原来他们的孩子都被这些木头娃娃们生完了。

廿三、教堂

10月2日,星期日,早晨,我刚起床不久,就听到了一阵响亮的钟声,这钟声是从旅馆南面一座教堂的钟楼发出来的,透过我们所住的旅馆房间的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钟楼里有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修女在撞钟。我看了一下时间,这时是北京时间5点55分。浑厚悠远的钟声让我们这些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也感到了沉静和庄严,心灵也似乎变得纯净许多。是啊,有信仰的生活真是很美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