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安可可文集 > 七月不远

七月不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在学校的班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还坚持跑步,有时间就围着操场四百米的跑道开跑,我们就在教室里扒着窗户看,八圈,九圈都有可能。她自己说,这就是毅力。是她想让我们用在学习上的毅力。

井冈山的烈士陵园随意多过肃穆。我会觉得那些献身革命的烈士在天空中微笑着看着我们,敞开他们宽广的胸怀。有人说过,如果邱少云复生,将会被现代人的冷漠重又气死。他们还说,我们,我们这一代是垮掉的一代。

那天学校请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来给我们做报告,这也是省里的安排,同来了几个领导和两位年迈的老将军。

大会介绍自然是先从领导开始,大家就礼节性地拍两下手,然后介绍到胸前挂了好多排军功章的白发老人的时候,掌声忽然变得热烈并且经久不息。老人一次次地站起来向我们示意,敬礼,大家就疯了一般的鼓掌。他们无需说话,他们蹒跚的步履,苍苍白发,那一身军装和胸前闪烁的军功章,就已经让他们高高在上。

我们将会一致地用崇敬来形容我们的这份情感,只是这个冷漠麻木的成人社会让我们失却了表达。

黑白搭调的土房,小小的窗和长方形天井,石缝里长出墨绿的青苔。木头的简易桌子上故意摆一顶斗笠,还有长嘴的茶壶。

有个导游在前面带队讲解,说这间是谁谁住过的那间又是谁的。我落单,一个人擎着笨重的数码相机瞎拍。长方形的天空和暗的角落。没有人来拽我走,这么小又不复杂的地方妈妈也不必担心我,自由是种幸福的感觉。

井冈山是一个没有太多历史的地方,它的发展基本可以算作从毛主席上井冈山开始了。但是井冈人真的很聪明,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历史底蕴不足,在井冈山的时候,听的都是导游啊当地人啊在讲他们的毛主席,却没有人深究自己的过去。

小井外有一家卖毛主席纪念章纪念像革命图书之类东西的地方,里面有一尊大大的毛主席像。这里人都不供神的,他们的神就是毛主席,拜也拜毛主席。记得妈妈曾经说过的,当年毛主席死的时候,大喇叭里面广播,村里村外的人都聚在一起听着然后哭得快要背过气去。她说那时候毛主席死了,就跟天塌下来似的,觉得大家都没法活了。那时候只觉得好笑,现在才明白是真的。毛泽东对于新中国,和毛泽东对于井冈山,是一个道理。

回到车上,导游也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故事。记得最深的是他和某个老婆的爱情故事,导游说到他和以前的谁思想上有距离的时候我们就都笑,心照不宣。而关于毛泽东的神话传说可是真的不少,什么天上有过的两个太阳啊,当年运送毛主席像途中的奇闻怪事啊我们全车的人都只是笑,但也不反驳什么。

在山顶,我没有学着很多人的样子掏出一枚硬币按进墙上毛主席的题字里,据说那样就可以为自己许下一个心愿。

回来的火车依旧闷热。因为车票的缘故,我从庐山脚下经过却没有一分钟停留。毫无疑问的我以为的土丘一样的井冈山是绿色的层峦叠嶂,我不曾探究的南方人和我们北方人有着的大不一样,工艺品摊子前颤着布带背孩子的女人在听了我们称赞小孩以后手足无措的笑容,多留了一条浴巾给我的姐姐,和我窝在宾馆里第一次看全的肖童戒毒的过程,几个月后我还是能够记得。

汤汤长江水,好像湖泊一样的宽广,又有湖水所没有的流淌的气势。

很小时候的北京,六年级的哈尔滨和那一年的山东,我想这一次开始或许是真的能够慢慢的学会旅行,继而等得到自己的远走高飞。

最后在北京中转的一日,我在王府井书店里找到了一直想要的海子的诗集,在夜了的路上看见拉着二胡悠然自得的老者,于是真的心满意足。

有时候觉得,这就好像尊重一个人的信仰一样,每个人活着都应该相信些什么,才不会悬在半空中找不到方向。

烈士陵园是最后一个景点,原来离我们住的宾馆只有十分钟的路。只是这样高低起伏的地势,又被大片的树林隔着,所以没有发现。

仿中山陵的模样,一进门的地方建了一大片石阶,两旁是苍翠的柏树。勉强爬上去,结果还不算完,还要再爬很高的山。

因为是最后一个景点了大家也都累得不行,一些人就在这里停住,有的打过招呼直接走回宾馆。我的腿也开始疼,却有点赌注的意思继续跟着往上爬。

小导游脚步飞快。从在龙潭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她忽前忽后的找人、带队,现在也还是蹬蹬蹬地往上走大气都不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