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
后记。
那个7岁女孩的微笑,我一直记得。虽然离别许久时光,我也并未如当初所说,去看望她。但在一些梦境里,还是看见她。她在溪中,弯身抓鱼的样子,坐在庭院里,用力用她那双本该细腻的肌肤,奋力揉搓那些质地粗糙的衣服。
还有她的母亲,那双似有千言万语的双眸。藏着时光攥刻的痕迹,些须沧桑,荒凉,甚至荒芜的眼神,是跨越时光和岁月的彩虹。只有经历世态冷暖的人,才有如此本真却又自若的眼神流露。
母亲偶有回过北方,因大部分亲戚落在那里。回过出生地,那个偏僻小镇,母亲出生的地方,静默隐忍的山水,路边的高大树木,终日闲言碎语的中年妇女,连溪中一只随波逐流的叶片,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破碎往事。隐藏着宿命,轮回和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问过母亲,提及过她们。母亲言语惋惜,说:“她们早已不在那里。”
正欢跃,忽听见,背后传来阵阵呼唤声。
我循声而去,看见那个女人。她站在碎石堆里,抱着一个绣满金色条纹的红色包裹,里面的婴儿正在挣扎蠕动,她的头发被汗水粘在耳际,一阵微风吹过,瘦弱的身躯,微微一晃动,仿佛跌倒。我的心忽然一收。
女人抱着婴儿,几近欢快地说:“娃,你爸回来了,他回来了。”
她看着女儿笑脸洋溢沉浸在日光中的侧脸。接着,一脸欢跃的她,忽然受到严重打击似的,步伐踉跄,倒退几步,没站稳,顺势就跌坐在了地上,嘴里反复嘀咕着,回来了,回来了
女孩尴尬地望了我一眼,迅速从溪中踩水走上岸,穿上鞋子,默默扶起她摊倒在石碓中的母亲。
我接着问:“去哪了?”
那个女人自杀了,一个人在家中,用菜刀径直砍向脖子,数刀,血流成河,窗户一片鲜红。抱着必死决心的人,总是这么彻底,救都救不活,脖子只剩一块皮连接肉体,稍一不小心,便会咕噜落地。
“女孩早早就嫁了。带着她的弟弟,去别人家做童养媳。现在已经没有消息”
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就落了下来。我还记得那年夏天,97年炎热的5月。两个孩童天地无欺。她和她,曾那样活生生的出现在我面前。
她们是苦难中降生的凤凰,只是还未学会如何脱离炙烤煎熬的火焰,便陷落宿命轮回,收起羽翼,在命运罗盘转动中,潜移默化地一再重复上一代的故事,接连不断的悲剧。故事拉开帷幕,就注定拥有的悲惨结局,谁还会在意这个无比残酷,无比激烈的进化过程?
我在溪中,对她挥手:“你回去吧,以后我还会来看你。”
她背对着我,点了点头。搀着那个女人的手,一步一步,缓慢走回了家。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为那个女人感到悲凉,这种说不出的疼痛,从我心脏无数细小血管中,以光速蔓延到每一个活动着的细胞,虽然我并不知其中原委,但她那潮湿悲凉的目光,欲言又止的神情,间接告诉我,她生活的多么苦痛不堪,未来一定会演变成悲剧。
24小时之后,我从沈阳坐上飞机。顺利穿越云霄,抵达夜晚霓虹弥漫的上海。
那年,我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