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美在此,岸在彼
就这样,两人无话可说的僵局,继续维持着。
僵局的打破是在某次班会,那是秦老师收到一封家长来信后,说法者无法可说心萌发,临时组织的。他鼓励学生们站到讲台上去,选一两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与全班同学分享,或者像真正的演讲者一样,大胆提出某一个论点,然后用论据去论证,说服其他人。
因为是临时发挥,上台的同学也就一半左右,大部分说的都是与“感动”有关的事情,譬如第一个上台的公维羽,说的就是关于以一位亲人的去世,他把事情的经过描绘得很平淡,似乎看透了生与死,但是言语中透露出的遗憾和悲痛,还是十分明显的,说到最后,他的眼中隐约有泪光。
易铉的人生中,尚未经历过离别这种哀伤,但是不知怎么回事,公维羽竭力控制的脆弱,却让她想起佛家所说的几种凡人之苦:生,老,病,死,爱嗔痴…….
她看向他的眼神中,明显多了几分柔和,台上的人是领会到了,他回以她一个温和的微笑。
春游回来一个星期后,公维羽吃惊地发现,易铉同学变了。
首先是发型变了,马尾巴没有了,换了一个民国女学生式的发型,不算难看,只是显得成熟。当时正要晚自习课,他刚刚坐下没多久,易铉走进教室,他抬头一看,差点发出惊呼声,然后无意识地站起身,怔怔地看着她。而她则一反常态,没有羞涩,没有厌烦,更没有慌乱无措,躲避他的注视,而是板着脸,异常严肃地回视着他,大约不到半秒钟,她慢慢地坐下,派头十足,像电影里的大人物一样。
她还变得不爱说话,以前下了课,她最喜欢和李春华李清芳嘻嘻哈哈相互打趣,现在下了课,她几乎不张嘴。
她比以前勤奋刻苦了,甚至还开了好几次夜车,只是他觉得那个伏案苦读的人不是原来的她,而是另外一个人。
最令他难过的是,她和他形同陌路,有两次在林荫大道上迎面走来,她眼睛都没眨一下,立即绕道而行。
难道是前些天对她的无声“批评”被神灵知晓,告知她了?所以她失常,她反常?
她是在考验他还是在惩罚他?
公维羽感到痛苦万分,他想找她当面问个明白,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可笑:凭什么质问她呢,她是你什么人,难道一点改变的权利都没有吗?
这些烦恼纯属个人隐私,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起,无论是陈晓枫还是赵尔丰等人,均蒙在鼓里。
对于易铉而言,最大的苦恼就是,她居然让那么多不“唯美”的事情钻到脑子里梦境里来了,怎么能让她不恐慌?她剪发明志,为的就是时刻提醒自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理想中的那种美好,不容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