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邹婶婶怀孕期间,她妈妈常去隔壁的大院串门子,三不五时就炖些滋补的膳食、带些育婴须知过去供邹婶婶参考。
邹婶婶贮盆当日早上出外散步。回家途中胎动,倒卧在牟家大门前,凑巧妈妈要出外接儿子下课,见状临危不乱地通知邹家送医,这才没误了时间,教邹婶婶幸运脱险,顺利产下一子。
邹叔叔得子有望,喜不自胜,再加上有邹婶婶在旁鼓吹、为牟家美言,大富翁他心一宽后,不挑一眉地允诺,要替牟家解除困境,以表示谢意。
听老奶妈说:那时爸爸的表情是浑身僵硬,差点便要昏厥过去。
他以为自己在作梦,要不然就是隔壁邹先生的脑筋不正常,乱开空头支票!毕竟对方虚度三十一年,才盼到一子,也难怪他说话颠三倒四。妇道人家只不过交换个照应,顺手之劳地扶了对方一把,哪里值得这样言谢。所以他也不便扯破脸,仍然按捺下忧心如焚的焦虑,听著老婆和他们这对贵夫妻东南西北地谈些言不及义的育儿宝典。
所以,两家只能算是点头之交罢了。
虽然主人们没什么来往,但在两家做事理家的佣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时常传派消息、互通有无,有关隔壁邹先生种种的小道秩事就传进了主人耳朵里。原来,隔壁屋主就是台湾食品业界里数一数二的大亨,邹隽易的公馆。
年纪近三十、且接手家族企业多年的邹叔叔,风流倜傥,前前后后共娶了三任老婆,与家中长老同处一室。大老婆孕有一女叫邹娴,其后便因流产多次,最后经医生诊断,被宣告不孕。这种宣告,在邹家那种有钱家庭里,不啻是将大老婆活生生地打入冷宫、冻结起来。在孕子无望、自我责难、公婆谴责的目光与丈夫三心二意花心的重重压力下,遂教她对姻缘心灰意冷,转向宗教的抚藉以求得生活平衡,以后便长年吃斋礼佛,不问红尘俗事。
于是,邹叔叔便堂而皇之地将外面的情妇与刚出生的小女婴带回家里养,据说那时邹叔叔潇洒不羁,然而偏偏第二任老婆在婚后不安于事,在外怀了野种,被公婆扫地出门。
不到半年,邹叔叔又娶了新太太,这位新太太的身分大有来历,是原配的小堂妹之类的人物,年纪轻得不得了,只有十七岁,但是精明干练,指挥家务、管理家中人事自有一套方法,上不得罪姑翁,下不惹触年纪尚幼的千金小姐,对待大姊的方式敬如萱堂,逢年过节,必设筵款待宾客,虽然不曾过问丈夫的事业,但却在无意间挽救了他们牟家老小的运势。
没想到邹隽易一吉九鼎,像变魔术般地在一周之内帮他摆平了这场浩劫风波。从此以后,爸爸将事业收了起来,转而投效邹家门下,甘愿做个无大志、却力拚放犬马之劳的小主管,并且把那个男婴视为牟家的救星。
家里有好吃的,一定先送至邹家尝;有好用的,一定先给他的救星用。真可惜,无法将邹怀鲁全身镀金,像个小活佛似地供在自家佛桌上,天天顶礼膜拜。
不过,那是以前的事了,自从隔壁奶奶来说了三次媒被她拒绝的这三年来,爸爸一反常态不再为他的小活佛美言,反而开始在她耳边叮咛这、叮咛那,大谈男女有别的礼数,教为盼不得不压抑下自己的感觉。再加上两家住得那么近,只隔一道墙,既然邹怀鲁不再来找她聊天谈心,她也不屑和他牵扯不清。
这又得说回她爸爸牟冠宇头上了。
此事导缘于为盼尚未出生的前四年,那时爸爸慷慨允诺,愿帮一个交往多年的好友作保。岂料事有变故,友人经商失败、恶意倒债后潜逃国外,积欠下近千万元的庞大债务,全数丢给她爸爸扛。
那时,她爸爸的公司才刚起步向不过五年,就算结束公司营运,清算帐务、分配股资还给投资人,变卖乡下的不动产、车子、房子,及母亲的嫁妆──珠宝首饰,孑然一身后,还是付不出另外两百万元的债务。
那时已七岁的大哥不得不从私立小学辍转,改念公立小学。眼看银行、债权人天天来叫嚣、索债,法院查封的日子就要逼近时,忽然间,有人伸出援手了!是隔壁邹叔叔领著分挽近三个月的邹婶婶,提著大包小包的礼物来访。
原来嫁进邹家一年之久的邹婶婶终于传出喜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