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只愿天空不生云 > 第23章

第23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件事让彭青云极度不悦。对他而言,言听计从的长子彭光耀是继承他一切产业的人,即使三子再怎么有才、能干,也只是他可攻可守、随意摆置的一步棋。当初他送三子出国念书,原是要振耀学商以利事业的发展。奈何,振二少不甘心做一枚棋子,他留学一年后便私自辍转改回老本行念建筑。彭青云数十封家书的威胁利诱所得到的回音,竟是“恕子不孝”的答复。

民国四十四年,已二十七岁的彭振耀在建筑界尚未崭露头角,由于忙于事业,一直没有与人结缘,不得不奉彭青云之命,迎娶父亲在台北做金饰买卖的老友的独生女金意旋为妻,甚至在父亲的胁迫下,心寒地同意允诺降世的第一个娃娃将认金家为宗。

村落里有一户姓彭的大户人家,自清朝、日据时代至今从事茶叶买卖已有好几代,这座彭家祖宅是四和院的大房子,四周墙壁里植了一圈的树林,因而引来好几十只的白鹭鸶,群聚枝头筑巢而栖,其排泄物臭味难当,教村人不得不掩鼻而过。

由于当地有不少人也姓彭,村人每每以“金鹏”呼之,以示区别。第五代的彭氏人丁甚旺,原配与两位小姨所生的兄弟就有五位,这还是去掉三个早夭的女儿没算在内。

第六代”金鹏”的掌事者彭青云凭着专门结交权贵的本事,虽然经过日据时代、抗战、国民政府接收的政治改革与冲击后,仍能保住自家产业。

表面上,彭青云是个急公好义的仁人君子,八七水灾时,捐出大笔金额和米粮赈灾,全都是看在一个虚名的份上。他治理家产的方式是全分派给亲家兄弟,不重适才适用之说,也不在乎其能力高下,个性好大喜功、讲究面子与排场,使周遭人士无不趋炎附势地讨好他,不啻种下阳奉阴违、文过饰非的潜在因子。这种因子一旦遇时发芽后,最易招人怨,尤其是敢怒不敢言的积怨萌生爆发时,后果当然是抵挡不住、御之不及的。

第七代的“金鹏”子嗣中,出了一个放过洋的状元,这在当时是件如天般大的喜事。

若茴见他没动,又再敲敲门板,还是徒劳无功。正当她伸着舌、轻抬左脚跨入高高的门槛时,他却眨了一下眼皮,悠然苏醒过来。

若茴保持着滑稽的站姿和老人面面相觑良久,老人长满斑纹发皱的脸上面无表情,眼光却犀利地盯着她惊慌失措的面庞端看了好久,才开口:“如果你要找庙上炷香,这里不是庙;如果你要买茗茶,这里是住家,不是店铺;如果是想四处参观、浏览,你要就进来,不要的话就将脚缩回去。”

若茴当然是选择走进屋内。

第六章

传说……

这个洋状元便是第六代“彭庄茗茶”彭青云的三子彭振耀,但是村人却称之振二少,因为彭青云尚有次子,可惜次子天生痴呆,逢宴宾设席之际,家中佣人便照例将他深锁至密室里;这虽是秘密,但反倒成了欲盖弥彰的公开禁忌话题。

那时“金鹏”的家产从台北新店、万华、新竹、苗栗、鹿港、台南而至花莲遍布全省,土地多得不可胜数。光是开垦成茶园的丘陵地就是以一座座山头计,嘉南平原上有好几百亩的田地也是租给农户耕种,甚至手握台湾当时香蕉作物的大盘市场,“金鹏”

货车往来于崎岖的道路上,熙熙攘攘的车阵,好不威风。

在彭青云有土斯有财的守旧观念里,卖地就是卖祖,他宁愿让地自行荒凉,也不愿给人盖房子,尤其讨厌建筑业者找上门,即使对方开出高价也丝毫不动心。

妙就妙在振二少却是学建筑的,荣凯归国后,并未投身家族茶园事业,反而甘心窝在台北一家小有名气的建筑公司,从一个小小的制图师干起,为了糊口,还不得不接下别家公司工程师所提供的机械设计绘图,彻夜赶工以利雇主交差。

白鹭鸶,推畚箕,推到大河边,不小心,捡到一块元。

于是,脚儿细长、头顶轻羽、迎风飘扬的白鹭鸶就等于好兆头。

峨眉位于苗栗、新竹县狮头山的山峦间,是个钟灵毓秀、民风淳朴的小镇。除了娟丽风景外,该地出产的东方美人茶名震四方,日本人不辞远途至峨眉选购佳茗,可见这美人佳茗的魅力之大,已远播东北亚。

狮头山是好几座苍郁的冈峦重重相叠而形成怪异的外观,当山岚乍起,远处缥缈的山头彷佛是临空悬起的狮子头,富想象力的村人一时起念,狮头山遂因之定名。

靠海吃海,靠山就得吃山了。在产业道路未筑前,因为地处陡势的山区,对外交通极不便利,村人至镇中心采买还需须藉人力车或自行车代步,无交通工具的人家就得看隔邻的作息时间方便而排出时间,要不然赤脚走上几个钟头也是常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