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截冷却的烟蒂生命是上帝嘴
奏者在他们的吞噬中,吞噬着他们的吞噬。
琴弦断了,每断一根,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听呢,这生命的绝唱,纯粹之极,一声清响,崩裂一寸血管,伴着周围看客们啧啧的咀嚼声与吞咽声,独成一个章节。这完美的乐章,有着生与死的交融,有着爱与恨的更替。所有绝望与希望的纠缠不清,却都神奇的包容在这个“啪”之中。“啪”只这么一声,却异常精准的描绘出生与死的界限,爱与恨的同质,希望与绝望的荒诞
上帝给了我们一个结局无从忧伤,又借这个结局观照出我们一生的虚妄,让我们无可忧伤。
三
琴弦断了,可是琴声依旧响彻在奏者心中,这无可喷薄的每个音符,穿透他的肺腑,撕裂,翻搅。
他暴起青筋的手,无助而颤抖的在琴弦上摸索,找寻一种过往的记忆。一种音符流泻时通体舒畅的美妙体验。然而琴弦断了,上帝以这残缺之琴,宣判他悲惨的结局,宣布他—一个奏者的悲惨结局。然而,如果他不是一个坚定的奏者,谁又能对它宣判?就像那些心无上帝的人,永不必担心十字架上的宣判。
奏者在那斑驳的琴纹上摸到的不是回忆,是宿命。奏者笑了,他知,宿命也是一条别样的生路,即便它亦是通往毁灭的捷径。
一
你孩子般的天真丰满了我干涸的内心,诗人说,每个旅客总要叩响生人的门口,才能找到自己的家门。而在我疲于奔路的时候,不紧不慢,你悄然的到来,奏响我安息的号角。
让靴子在蜘蛛网下苍老的回忆吧,我仿佛听见,那来自远方的召唤此刻正回荡在你安然的凝望中,让那流浪的路途兀自芬芳吧,让那壮伟的群山兀自迤逦吧,让那空谷的明月兀自皎洁吧,因为,所有的一切,早已存于你的明眸皓齿,你的杏眼梅腮中。你是我今生所有的旅途,也是我今生所有的终点。
让我偷偷窃笑吧,让我得意而又不安的心永远保持这谦卑的颤抖吧。让我为今世获得这不可仰望的幸福,而惴惴不安于来世的因果报应吧。
二
琴弦断了,每断一根,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看客们听出声响里的决绝,循着气味,破天荒的围拢在奏者身旁,贪婪吸食着这将泯的高贵,用以心安理得的卑微。
无论何时,那卑微者的最爱,总是这高贵者的绝唱。
奏者抱以自豪的微笑于众人。
因为,无论何时,那高贵者的最爱,总是这卑微者的吞噬。否则,高贵将何以凭借?
当身着肮脏的工衣,满身疲惫的靠在墙根点起一根香烟时,看见这秋日的上空,凝聚了朵朵静止的白云,幻山化海的如嵌在琥珀中,高贵,华丽。思维遂跳跃开来,想到古时的云,古时的人,古时看云的人,想到云还在,只是几番仰望中,早已埋没了无数世代,想到人竟也如此脆弱,竟也比不上这些纤弱易散的云苟存长久。
只是现在想起这些,心已不在忧伤。沧海桑田,瞬息瞬灭,我们只能把诸如此类的事当作一种与我们无关的结局、一个既成的事物看待。我们不当把一切存在作为我们谈论、遗憾的对象,因为我们不会对无法改变的事抱有一丝兴趣和希望。
死为一种绝对的存在,生则更显虚幻。我更愿把所有的忧伤投放在对有生之年点滴的反思回忆中,而不愿再为死后作一丝一缕的感慨。
然而生又何忧?
既然这一生尚且不如浮云般坚固稳定,那么加之于生的种种令人忧伤的主题诸如不公、穷困,岂不比眼前这浮云还要易散易逝、虚幻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