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如何被抹黑的(下)
另外,崇祯为了在“蓟、辽、登、莱”显示袁大人的权威,分别收回了满桂和王之臣的“尚方宝剑”,就是要保证袁大人在其辖区里的最高权威,可崇祯并没有收回毛文龙那把“尚方宝剑”,这也说明毛帅的东江镇根本就不在“蓟、辽、登、莱”范围之内。
袁大人没有崇祯的旨意和授权就杀了毛帅完全是违制,是越权,皇帝杀袁大人都没有这么草率。袁大人此举动完全是谋杀,是私刑。
不得不佩服****大佬的奇思异想,看着地图就能凭空想象出后金的运粮路线。只可惜破绽处处。
1、喀喇沁三月份计口买的粮食如何能留到八月,而且还是在未确定与后金同盟的情况下,就有意识的忍饥挨饿留到八月?
2、喀喇沁在大凌河运粮的船是哪里来的?皇太极吩咐造船的几个蒙古部落里可没有包括喀喇沁,六月乙丑的时候,喀喇沁根本还没有确定与后金的同盟关系。
3、大凌河流域靠近宁锦一地的只有锦州,袁崇焕是在宁远开市,宁远到锦州这200里是怎么运的?
4、网上那么多电子地图,****大佬偏偏要挑出这份行政区域线和河流水域线混杂在一起的地图来。只要随便看一下任何一份内蒙古或者赤峰市的地图就可以知道,老哈河的上游就是宁城附近的黑里河(去查查水利文献也可以)。****大佬就非要把宁城到承德这一段捏造出一段河道,让本该从黑里河开始发源的老哈河改变方向,凭空跳过几百里平原,顺着滦河流入渤海,实在是比愚公还要伟大。
后面的“插汉远在漠外,驰援不及”依旧是基于束不的与察哈尔“其实昵之”的荒唐前提。而最后一句“失此机会,四月间四汗先至,秋冬诸王子尽入,必舍辽而攻蓟、宣矣”依旧存在谎报,“四汗”就是皇太极,崇祯二年四月皇太极哪里攻打过宁远?
通观这两个武进士的报告,错落百出,最关键的错误就在于连束不的和察哈尔的关系都搞不清。其实,仔细分析这段记载的话,不难看出,这两个糊涂的武进士是把所有异族都看成一伙的。一边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武断,一边又是请求“卒不及备,乘夜掩而杀之”的贪功……
4、而最后就是这些个部落给后金带路并筹集粮食,据《清史稿太宗本纪》记载:“(天聪三年,1629年)六月乙丑,议伐明,令科尔沁、喀尔喀、札鲁特、敖汉、奈曼诸部会兵,并令预采木造船以备转饷。丁卯,喀喇沁布尔噶都戴青、台吉卓尔毕,土默特台吉阿玉石等遣使朝贡。”
看看这就是袁大人三月还保证“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的喀喇沁等部……
————****大佬这里把蒙古各部落混淆的一塌糊涂,袁崇焕卖粮资助的是喀喇沁,这在前面那封奏折里很清楚。但是****大佬把“科尔沁、喀尔喀、札鲁特、敖汉、奈曼”这么多部落混到一起。其实这里根本都是和喀喇沁三十六家毫无关联的其它部落。皇太极六月乙丑“议伐明”的合作者里根本还没有喀喇沁。六月丁卯倒是有喀喇沁的布尔噶都戴青、台吉卓尔毕“遣使朝贡”,但是并不能说明此时喀喇沁各部就已经有了共同伐明的心思。事实上,喀喇沁真正表现出与后金合作的意向是在八月。束不的就是在八月派出使者到沈阳,之后与后金联手攻击辽东。
5、不是地图上有河道就能行船的,大凌河在凌源附近的上游凌河,老哈河在宁城附近的上游黑里河,都是源头河流,是否能在这种河流里行驶运粮船,不是看图说话那么简单的事。
30)毛帅是东江镇的总兵镇守官,东江镇是一个军镇,且驻扎在朝鲜领土上,难道登、莱巡抚能管辖到朝鲜去吗?
“重文轻武”能“重”到《大明会典》的祖制都不要了?
《大明会典》——“如总兵镇守官有犯违法重事。须用体复明白、指陈实迹、具奏请旨。不许擅自辱慢。其军职有犯。具奏请旨、已有定例。风宪官巡历去处、亦须以礼待之”
看看,别说毛率还配有尚方宝剑,就是没有这个袁大人也没有资格杀毛帅。
在这里,****大佬又一次篡改史书,把“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说成是袁崇焕的保证。其实这个问题我早就对其指出过两次,但是****大佬依旧要拿着这种篡改的伪史到处贩卖,足证其人品和学风的不堪。
束不的八月与后金同盟的确说明袁崇焕的招抚政策失败,但是并不能代表三月袁崇焕的开市是错误的。因为其一这是为了减少敌人而应该做的努力。其二崇祯已经指令计口卖粮的情况下基本不存在资敌的可能,除非束不的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粮食留给后金,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束不的确定与后金合作是八月的事,三月计口买来的米难道还能吃到八月吗?事实上,明末辽东每年收成的时间是六月,袁崇焕计口卖粮只可能供给束不的“不满万”的人口到六月的口粮。皇太极之所以六月“议伐明”,并令蒙古各部“预采木造船以备转饷”,正是因为后金也已经得到了新的一年的收成,可以有军粮准备军事行动了。
29)前面列举的《清史稿太宗本纪》不但已经说明喀喇沁投靠后金是铁证如山了,而且还说明是喀喇沁在筹集粮食,因为大凌河的源头“凌源”就在喀喇沁的底盘上,这个部落向袁大人买粮食,而敖汉等部又被后金指示“预采木造船以备转饷”,就是转自大凌河运来的粮食。
看看此图中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敖汉旗、凌源的位置,不难看出“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的地盘上大凌河的源头“凌源”以西不远处就是由“敖汉旗”旁流下来的“老哈河”。皇太极让喀喇沁从袁大人处买粮食,运到凌源上岸,转运到老哈河上敖汉等部“预采木造船以备转饷”的船只,顺流而下就可穿越遵化附近的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