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如何被抹黑的(下)
上下文,上下文!老玩这种把戏烦不烦?
======================
什么定论?你把天启皇帝的最后裁决藏起来干什么?底下一些贪生怕死的官员被皇帝否决了的言论,到你嘴里反倒成了定论了?
2、兵部侍郎霍维华虽然认为锦城不能轻易放弃,根据众将的异议他也不能不总结为:“贼至,则坚壁清野以待。”
======================
又玩断章取义的把戏了?上下文都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
又是讨论毛文龙的问题了,一个一个来。
1、东江驻扎在朝鲜领土上所以登莱巡抚管不到东江?那么是不是大明皇帝也管不到东江,朝鲜的领土嘛!事实上,东江驻扎在朝鲜领土上这个论述本身就是错误的。旅顺也属于东江镇,因此只能说东江部分驻扎在朝鲜领土上。其实,东江镇的部分的设立在朝鲜原本就是不得已的行为。天启元年毛文龙奉命从朝鲜袭入后金后方,乘敌不备占领镇江,但马上被赶回来的后金军队击溃,只能又跑回朝鲜境内。朝廷设立东江的目的是从敌后恢复国土,原本指望依靠的力量是辽南四卫,即金复盖海四州,旅顺就是金州地域内的一个城市。后金侵明以前,辽南四卫属于辽东镇。因此,东江的明朝领地部分原本是属于辽东镇的,而朝鲜领地部分不是明朝的国土范围,只能算暂借(类似于今天美国的海外基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江原本应隶属辽东镇,而宁锦地区原本属于辽东镇的西卫广宁卫。辽沈大战后,辽南四卫被后金占领的地区从陆路上隔离了明朝势力范围。明朝支援辽南的路径只剩下了海路,而明朝最靠近的海军基地就是登莱镇,这也是之后东江建镇后归属登莱管理的最重要原因。
还是回到辽沈大战后,努尔哈赤大军未出,仅凭一封告示,就令被隔离的辽南四镇纷纷投降后金,明朝在辽南的基地仅剩下了旅顺一地。但是事实上,投降的四镇并非真心,很多人只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权益之计。因此,广宁巡抚王化贞就派遣了毛文龙去敌后,希望联络辽南四镇心怀明朝的力量,光复辽南。毛文龙在镇江一战虽然先胜后败,但是给敌占地区的辽人带来了希望。于是辽南的起义行动此起彼伏,结果就导致了努尔哈赤报复性的大屠杀。当时的辽东经略是熊廷弼,他原本的计划是“三方布置”,即从广宁、山海、登津三重兵力,再加上用金银收买的察哈尔部和辽南四卫的敌后力量,希望一举发动击败后金。王化贞和毛文龙的行动虽然从战争局部来说有激励人心的作用,但是从整体战局来说,过于草率的提前反动,使得辽南的光复力量损失殆尽。这就是熊廷弼认为毛文龙镇江之战非奇功实为奇祸的原因。
经过这样一番打击后,毛文龙想要在辽南建立复辽基地的可能就变得很小了,因此借用了属国朝鲜的领土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东江开镇时,除了旅顺一地,其余各处基本都是朝鲜的领土,此外就是沿海的各处岛屿了。由于辽东镇只有一个规模很小的觉华岛驻有水军,而东江的支援必须依赖海路,因此开镇后,大明给东江的粮饷主要都是从登州接济,而调兵遣将、战时增援等也势必由登州来负责更为合适。所以从开镇开始,东江就隶属登莱管辖,东江最重要的基地旅顺港的驻军主将由登莱巡抚直接推荐任命,毛文龙的奏报也基本都是通过登莱巡抚转奏到朝廷。到毛文龙被斩后,除了袁崇焕临时任命的陈继盛代领军外,之后的东江总兵从黄龙起,也都是登莱巡抚推荐的。在毛文龙的历年塘报中,抱怨的上级,除了后来的袁崇焕就是历任登莱巡抚了。尤其是天启六年之前的两任巡抚,都被毛文龙说的极为不堪。
3、驻守该地的总兵尤世禄称锦州“城池遭雨崩颓,万不可居”
======================
看不懂古文?这个是锦州不可守的理由?
4、驻塔山守将认为塔山不是可守之地,想要“移置别所”
======================
2、《明会典》的那一条,根本不足为证。这条规定根本没有包括执法人守执尚方宝剑的特例。实际上,尚方宝剑的使用中,明文规定对总兵有就地解职的权力,根本无需“体复明白、指陈实迹、具奏请旨”。
3、尚方宝剑没有免死功能,一再指出过的低级错误,****大佬却始终要装傻充愣。
4、为什么不收回毛文龙的尚方剑?是不想收吗?是根本收不回了!崇祯刚杀掉毛文龙的干爹魏忠贤,此时毛文龙“孤悬海外”,自成一体,早就已经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始终拒绝朝廷派遣监军。此时如果崇祯下命令要收回毛文龙的尚方剑,那就等于是*文龙马上造反!对照《毛文龙来书》,前五封信肯定都是写作在袁崇焕上任前,即崇祯收回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剑时,毛文龙确实已经有了不臣之心。
到此为止,30问有关的内容基本分析完毕,如果****大佬还要来继续扯歪理的话,不妨连以下几个一直回避的问题一并回答了。
1、锦州的取舍在“宁锦大战”以后是有定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