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
“笃、笃,嫂子,是我,小李。”小李顺便送了点猪肉过来。
“明天有船吗?”秀秀问。
“明天没有,但估计就这二天该要补给了,岛上的食用水快断了,再不补水岛上就要停止训练了。”小李说完,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嫂子,连长让我转交你一封电报,你看看吧。”小李给秀秀递过电报。
“秀,务必保重,等你上岛,华。”这短短的几个字对秀秀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安慰了,这是一种牵挂,一种与众不同的爱情,一种军人所特有的苍劲有力的爱情!军人没有更多的言语,只的更多的行动。这短短的几个字只的做军人的妻子的人才会体会到其中深深的含义。
秀秀用衣服遮盖在孩子的头部,抱着他回招招待所,顺道买了一只鸡。出门这几天,孩子也跟着她受尽了苦,她心疼。孩子是她的宝,是她和子华的结晶,用百般呵护这词对秀秀来说远远不够,她可以用生命来做作抵押,她一定要抚养好孩子,不能出半点差错,秀秀很后悔很内疚,她决心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
21
回到招待所,秀秀先让孩子睡下,然后生炉做饭。
小李不可能天天来这提供帮助,毕竟有他自己的事。再说,一个小伙子有诸多不便之处。秀秀只能靠自己,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与她八个月大的孩子边生活边等待,等待她们与子华相聚的日子。
这种艰难而孤独的生活很现实地摆在秀秀的面前,与此相伴的度日如年的等待与盼望,时时刻刻呈现在秀秀的心里,孩子的安全与健康寸步不离地牵动她的每一根神经,这根神经的弦蹦得很紧。几天来,秀秀每次都冒着酷暑走上二公里来回路,去医院给孩子输液。
“小李,快,快,快送我们去最近的地方医院。”秀秀上气不接下气,连话都快说不出来了。
就在这时,秀秀感觉怀抱的孩子开始出现抽搐,一阵一阵的。看着孩子的小脸苍白,没有了哭声,安静,可怕的安静。秀秀仿佛感到天就要坍塌下来一般。“会没事的,会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秀秀心里默念着。
“嫂子,你别急,一会就没事了。”小李见着秀秀焦急的神态,他把三轮车蹬得飞快。
儿科急诊室,医生一边检查孩子眼、口、心律等一边责备秀秀:“孩子得了急性肺炎,你这个做大人的怎么一点也不注意,夏天这个病是多发季节,你让一个小孩子电扇对着吹一夜,就是抗体差的大人也受不了。”秀秀不停地点头致谢。
“放心吧,会好的,最好住院。”医生说。
秀秀身体很疲惫,她很累,没有男人在身边的日子。有时候走着走着,她突然想与其说这样落泊,不如就此回家算了,这那像是探亲呀。可她想到子华,想到心爱的了华,想到子华所现有的苦处,她又忍住了,她常会在逆境中战胜自己,她坚持下来了。
三天以后,孩子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在医生的建议下,秀秀决定再加一天药剂量,再巩固一下,让孩子有更强的抵抗力,以后还在上岛去呆一段时日呢。
明后天,也该有船去岛补给了吧,小李应该会来通知的吧。秀秀掐指一算,离家已经第九天了,三十天的假期已过去了三分之一,只能到现在仍然没有见到子华。怨恨爱交加,更多的只能是思念,无奈之中的思念。她想子华也一定在强烈地思念着她和儿子。
记得子华说过,八九月份是部队训练的最佳时机,每到这时部队就进入全训期,所有的科目都要训完,最后要模拟实战演习。子华已经连续二年带领所在连圆满完成训练任务,考核优秀而集体受到上级嘉奖。他本人也因此荣立了三等功。收到喜报的那天,秀秀打心眼里替子华高兴,为他感到自豪。子华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在秀秀的眼里,子华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22
秀秀琢磨着住院得化上一大笔钱,现在子华不在这儿,她没有足够的钱。秀秀犹豫不决。
医生似乎看出秀秀的心事,也体谅外地人的苦处,对秀秀说:“不住院就每天辛苦点,要输好几天液,去做皮试吧。”
做完皮试,医生开了三天的药量,每天要输一百六十万单位青霉素和病毒素、舒氨新等药。
挂上水,秀秀松了口气,让小李买了些早点。
从医院出来,已近中午,天气非常炎热,太阳照在水泥路面上能看到丝丝升腾的温度,路面白得让人晃眼,行走在这一地的火焰里,头顶着燃红的锅炉,人最容易晕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