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的风风雨雨七十一
童贯依然是最高统帅,徽宗皇帝将江、浙、淮宣抚使的官位给他,大军临行前,徽宗皇帝满含深情的握着童贯的手,不无深长的说:“贯啊!东南地区就交给你了啊!有什么事,你自己看着办就行,要是有什么事情要御笔才能实行的话,你也自己作主吧!”
“皇上也就别操心了,这些毛贼不足虑,不久就可以将他们扫尽。”
童贯的确也没有吹牛,征讨方腊的事由童贯全权处理,童贯立即调集诸路兵马一统前来围剿。前来的兵马就有: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谭稹,韩世忠虽然也参加了这次的平叛,但此时的韩世忠不过还是一名低级将领,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打了一年多,总算是把方腊这伙人给做掉了,家里的火也总算扑灭了。不过还不等部队休息好,徽宗皇帝就派遣这些人北伐了。
由一个宫廷宦官来帮助自己管理天下兵马,徽宗皇帝实在敢想,也亏他想得出来。要是赵匡胤和赵光义二人知道这个情况的话,恐怕真要从坟墓中跳出来。死也不瞑目的对徽宗说:“娃呀!你这是干什莫呦!我们不是说了吗?内廷宦官不得参与国家大事,你咋的个就是不停啊!”有祖宗条例在这里,徽宗皇帝还是没有遵守,规矩是人定的,在徽宗皇帝看来,童贯有能力为自己解决烦恼,那就让童贯来干好了,何必管这么多呢?
既然童贯是一个这么能打的人,那么辽朝人就想见识一下了。政和元年1111的时候,徽宗皇帝就派遣童贯出使契丹了,对童贯辽人本来还有一点久闻大名的味道,但是当得知童贯是一个宦官之后,就表现出了满脸的不屑。
“还以为是啥子人列,原来是一个被阉割过的人。”
“还以为是来接受你们的崇拜的呢?原来在骂我。”童贯心里哪里受得了,若是可以的话,童贯真想将当时在场的契丹人都给干掉。可是不能啊!那是国际纠纷。
正好在这个时候,有人过来献计帮童贯出气,这个人就是马植也就是以后的赵良嗣,徽宗皇帝为了表彰他,特意在赐国姓的基础上,再附带送一个名。虽然是个好计谋,但是最后还得由皇帝定夺,所以童贯回去的时候就顺便让马植跟着自己偷渡回去了。
谁知,马植在开封城、在徽宗的面前发了一通言论之后,徽宗皇帝竟是特别的感兴趣,最后还要按照马植的意见来办,与金人联盟。
事情就这么拖了几年,宋朝与金朝之间一直就这么联系着,时不时的开个小会,见一下面,并没有解决什么实际的关系。
后来只有正式的签订了“海上之盟”两国的同盟关系才算正式的形成。盟约都定了,徽宗皇帝自然也准备出兵了,当然军事最高统帅,还是由“常胜将军”童贯来担任。
可是,事有不巧,徽宗皇帝和身边的即位宠臣在国内玩火,这个时候,火在家里烧了起来,那就是东南地区的方腊起义。徽宗皇帝一看,这还得了,火越少越大,要是不赶快扑灭的话,烧到京城这边来就麻烦了。
所以,徽宗皇帝将准备派到北边去烧别人家的部队给调了回来,准备去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