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雪满弓刀文集 > 中国历代豪言壮语系列之黄巢

中国历代豪言壮语系列之黄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这一切没有立场,只是记述。如韦庄,如新(旧)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的作者。

引用这首诗的目的是因为很有意境,此外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末五代时著名的诗人、词人韦庄。还有就是他是初唐著名宰相韦见素、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的后人,本人官做到五代时前蜀的宰相。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也就是黄巢被杀的前一年,当时正在洛阳的韦庄在路上遇见了一位刚从黄巢军中逃出的妇人,于是在听完妇人所讲述的在黄巢军中的遭遇后,韦庄悲不能禁,于是写下了一首长诗秦妇呤。

如果问,唐朝最富盛名的长诗是什么?你可能要回答是长恨歌、琵琶行,这个答案并没有没错,但如果我说唐朝最富盛名的长诗是秦妇呤,你会问我为什么吗?

因为这首诗在当时被认为唯有长恨歌可与之比美,因为这首诗曾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为乐府三绝,因为这首诗是唐朝当之无愧的第一长诗,也因为这首诗曾经失传了近千年。

现存的秦妇呤是在上世纪初的敦煌莫高窟那次著名的盗窃中被发现的。现今的观点认为韦庄写这首诗时完全站在封建王朝的立场上,对黄巢暴动是用有色眼镜看待的。

从此僖宗专于向国家一级运动员的目标奋斗,而田令孜则在忠心耿耿地替干儿子抵挡朝中本已不多的忠义之士所射来的子弹(劝谏)。天下从此应该太平无事,因为有上天的委任状护着(乾符),因为有干爹这样的忠勇之士正在为朝政奔波,懿宗或许可以安玩无忧乎?

但那颗火种却到了。

乾符元年,中原地区大旱,百姓颗粒无收但官府税赋不免,于是,活不下去了。

活不下去了就要造反,造反的目的是为了活下去。

乾符元年(公元874年),濮州人王仙芝在山东长坦聚众而反,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并攻占长垣县城。这场起于王仙芝,成于也结于黄巢的唐末农民大暴动终于拉开了帷幕。

但是,我觉得必须强调的是:这首长诗完整记录了黄巢占领长两年多时间里的所作所为——因为韦庄本人当时正在长安。

不好意思,这里我需要稍微表达一下我的观点:韦庄即秦妇,秦妇即韦庄这个论断我是同意的,也就是同意韦庄是通过虚构的“秦妇”(秦妇本非名,意为长安女子)之口来诉说自己在长安的所见所闻。但我对韦庄所站的立场的说法稍有不同意见。原因之一是韦庄不站在统治者(我这里用的是统治者而非封建王朝)立场上难道让他站在黄巢的立场上?这是不可能的,例子就不举了,因为地球人都知道的原因。原因之二是韦庄其实是站在一个见证人的立场上或者是站在一个受害者的角度上去讲的,因为他其正在庐山之中,他写的是他看到的事。而第三则是我很想与我的前文呼应起来,就是那些被僖宗所杀的女人是从哪里的——他们显然不是自愿的。原因可归结为某些人所大谈的立场上。

所以韦庄只是在尽本份,一个人的本份,一个诗人的本份。

另外闲扯一句,就是韦庄这首诗失传的原因,是因为诗中他不但攻击了黄巢,也攻击了他本该立场所向的统治者,这才是这首诗失传的原因。

正史记载,黄巢离开广州渡江北上时,禁止部众抢掠,只取丁壮补充兵员,这句话如果用立场的观点表述,怕是抓壮丁吧。黄巢进长安时,曾经对百姓说起兵本为百姓,让大家安居乐业。如果是我要用的立场记载,恐怕我得在这段记述之前加上个定语:诒之。当然也不会写当黄巢手下纵兵四掠时“巢不能禁”了。更不可能写当双方在长安拉据战时,官兵掠卖无辜百姓为粮这样无耻之登峰造极的事件了。

唐王朝这堆干柴终于雄雄燃烧了起!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