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丁巴达吉文集 > 我的2005

我的2005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坟墓所在的地方。在路上,我们看见了蝴蝶,蛐蛐等好久不曾见到的动物。尤其是老婆和她的妹妹,一直在城市里生活,很少见到这些玩意,感觉格外的新鲜。这一次上坟的经历,与她们而言,到更像是一次郊游。

9月份,我和老婆赶到了南京,开始了我们在南京的学习和工作。离开大学校园已久,这一次,又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重新回到这熟悉而亲切的校园,顿时感觉到先前的挣扎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不免感到心花怒放。天空又一次显得如此的辽阔而高远,世界又一次显现出了它可爱而鲜活的一面。我们开始了一次新的生活经历。

我的专业本来是理工科,可是在闲暇的时间,也是喜欢看一些人文类的书籍,算是消遣,又是爱好。我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年我碰到了几本值得一读的书,可能很大的程度上又一次为我的头脑,输进了新鲜而坚实的力量。

必须放在第一位提到的则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实际上,在看完这本书后,我先后看完了他的其他几本书。诸如黄河青山,中国大历史,赫逊河边谈中国历史等等。这几本书对于我的冲击是相当大。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终于发现了一种我喜欢的风格。黄仁宇并不是文学家,尽管约翰。厄普代克也曾经夸奖他的黄河青山中的文字,具有相当高的水准。他终究是一个历史学家。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对于我特别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我们有可能写出我们对于事情,对于问题,对于世界的看法,或者微不足道的见解,却不必太多的考虑所采用的文字。我们尽可以不必把一个文本描写的神乎其神,也不必大张旗鼓的宣扬我们的感情。感情永远都不可能消失,即使在最平和最客观的叙述之中,感情总是要在字里行间无意的流露。可是当我们一再的把感情放到文本的第一线,这感情,反倒失去了让人体味的价值。实质上这会使感情变得苍白无力。这给予了我在写作上莫大的信心。文字的粗糙和繁琐,始终是我最大的毛病。可是看到黄仁宇的书籍,总算是给了我一些信心,让我知道,怎么写也许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无可回避的问题,可是写什么,却永远是我们作为一个写字的人所最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只要知道写什么,一切之后的步骤,总算是有了一个最大的方向。

黄仁宇带给我这一段人生的影响,或许超过了任何人的估计。他所提出的关于人性之中阴阳的见解,久久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忽然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也许在形式上是新鲜的,可是在基本的机理上,却好像不能脱离一个最基本的判断。简单的说,我觉得对于人性的探讨,也许在很长时间内,不可能消失。实际上令我感到自豪,但是并不为其他人注意到的一点是,我得出了一个我自己的结论。从某一种意义上说,我的说法或许曾经被别人说过,但是我不知道。或者这说法太过于粗糙,会贻笑大方。可是我心中坚信的一点则是,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最大的帮助还是要发生在这个人的身上。于是我还是冒着被耻笑的危险,在这里把我的认识说出来:我以为人性是具有无穷弹性的,无论其中的哪一个特质,均是不可被穷尽的。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人性才可以被得到彻底的发挥。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于是可以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处境,以及我们可能所达到的未来。

4工作

到了6月末7月初,临近放暑假的时候,我的老婆忽然被告知要去南京大学进修一年。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我和老婆都为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焦灼不安却苦于无计可施。我找到了领导,委婉的提出了我的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服他们,就在下半年派我出去要远比推迟一年派我出去好许多,因为牵扯到单位上具体工作展开的缘故。同时我很诚恳地表达了我的另外一种说法,也即是如果这种安排不能得到更改的话,将会造成对于我个人幸福的无限伤害。因此我和我新婚的妻子必将分开很长的时间,两年。而这两年,不仅会让我们因为来回的飞来飞去而丧失掉很多的金钱以及工作的经历,甚至会因为聚少离多而最后影响到我们的感情。

领导在听完了我的汇报之后,也是心领神会。可是他也有他的困难。我出去进修的时间,本来是至少要间隔两年的,可是2003年我却刚刚从内地学习回来,尤其我开始上班是从2002年。无论怎么说,今年再派我出去,是有点困难了。可是他终于还是答应,再考虑考虑。还要经过领导班子的开会审核决定。

之后到最后的决定下来之前,我一直处于惶恐当中。当终于又一次得知我将不能和老婆一起出去的时候,我终于失去了耐性和温和的脾气。我径直跑到领导的办公室,当着几位领导的面,跟他们发起了脾气。昏了头,我居然根本忘了这是在办公场所,我不应该把个人的目的和情绪,和工作上的事情混为一谈。我在言辞之中,提到了我即将与新婚的妻子分开的抱怨。

领导很生气。当面批评了我。我回到家里闷闷不乐。事到如今,也只能做最坏的打算了。我告诉我的老婆。情况也许不会象想象的那么糟糕。至少我可以请假一个月送她到南京,等一切安排好了,然后可以回来。到过年的时候,我又可以飞过去,陪伴她两个月的时间。而到那时,她独自在南京学习的时间也仅仅有3个月而已。老婆无奈之下,也是听进了我的劝告,也终于把这个事情忘记了。我们共同作了一个最坏的打算,世界终于变得可以容忍了。事实上,我也在此时冷静的情况下,才意识到,一个人在任何时刻,总是要把个人的幸福放置在任何事情之上的。我就是这种心情。并且因此而做出了冲撞领导的行为。这也是我上班以来,第一次对任何人表现出的不敬。

也是万历十五年这么一本书,让我重新燃起了对于书籍的热爱。自从出了大学的校园,我就好久没有看过几本书了。想起曾经大学里传唱的一个故事,说是大学的老师给毕业生们说:只要你们离开大学校园以后,还能保持一年读一本书,你们将来的一生,必将有所成就。大多在校的学生都不以为然,觉得这简直是一件不足一提的事情。可是等到将来走到了社会上,才知道了,原来就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已经是如此困难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许是对的。上班之后,到了社会中,各种琐碎的事务对于一个青年的影响,是一个在校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估计不到的。多少人,自从出了大学校园,就一本书也不看了,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而我,几乎就成为了这面目可憎的青年中间的一个,如果今年我没有碰见黄仁宇。

碰到黄仁宇,还提醒了我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忽然觉察到,在流传于市面上的无数书籍中,竟然有那么多的,不值一读。我忽然知道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书籍的作用,并非为一个目的而存在,那就是澄清事实。很多的书籍在做相反意义上的工作,那就是混淆是非,让事实进一步变的更加的面目不堪。语言不仅是在纠正和陈述,语言还在背叛和歪曲,这一点让人觉得心惊。在写作一本书的过程中,很多的因素被牵扯到了书籍的述说和动机当中,比如写作者的野心,以及市场的需求(可以说是集体无意识),这让事情的面目变得更加的复杂,但是同时或许让再次可能得出的真理,具有更加的说服力和信任感,以及最大的穿透力。这一切,让我对于书籍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和信心,我也重新走上了读书的道路。

之后我和老婆开始了正常的生活,日子似乎有了一点伤感,但是两个人对于眼前的生活,却格外的关注起来。似乎更又回到新婚燕尔的趋势。可是这时候另外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来到,把我们对未来的热情,又一次推向了新的高潮。或许是我一向工作认真的缘故,也从不发火,那一次例外反倒给了我一线生机。领导最终又开会决定,让我和老婆一起出去学习。这个消息,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更加象是人民和政府送给我们的一个特大的结婚礼物。我们终于在拉萨的雨季彻底稳定下来的时候,也迎来了我们结婚后的第一个喜悦的雨季。

5读书

8月下旬,我和老婆回到内地。在去往南京大学之前,先回家一趟,在老家办了一次婚礼。一个算是给老人一个交待,一个则是因为在拉萨由于各种反对的因素,只是领了一个结婚证,终究没有办一次正式的婚礼。之后在家里呆了几天,其间去给奶奶上了一次坟。以前去上坟的时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时候,只有两个隆起的土堆,一个是爷爷的,一个是父亲的,这一次,却多了奶奶的。去上坟的那一天,天气异常的好,哥哥,老婆,还有老婆的妹妹以及我,一共四个人去。由于车到了半路的时候,哥哥记不清坟具体的位置了,于是早下了车。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样子,才终于赶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