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能再要求多呢。
还是不必打搅,写好一张字条,把书送回她家里,放下就算了。
还书之后,我迳自到书局跑了一次,把好几本有兴趣看的书都买了回来。
才踏脚入屋,电话铃声就响。
抱着那叠书,回到家里去时,心头有种这些天来从未有过的踏实感觉。
或者是由于周宝钏那种自然而得体、毫不矫扭造作的照顾方式,令我感到世上还有真正的温暖人情在。
也由于我们整日的畅谈,都不再提起心头的伤心事,这给我另外一种安慰。我不再以我的故事乞怜,不再以我的委屈交换同情,不再以我的抱怨烦扰对方。我们平等而畅快地交谈交往,竟予我一份莫名的喜悦与信心,都因为自尊心得以好好保存之故。
第33节
当然,那叠书是很好的寄托,令我有事可为,且只靠自己,就已可以打发时光,让我吁出了大大的一口气。
我忽然的感觉,从前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生活无味。
一个女人举手投足的风采,吸引力尤胜脸孔,是真有这回事的。简直无法相信坊间谣言,说周宝钏出身下作。
直谈至黄昏日落,我才告辞。
“实在舍不得走,可惜,太騒扰你了,必须适可而止。你指点的迷津,过得人过得自己,我不能太顾自己轻松,而忘了你必有甚多事务要处理。”
“我们再联络。”
一口气,两天就读完了那几本小说。
人竟像精神得多。
心里老想着要把小说送回给周宝钏,也好见见面,跟她聊聊天。
翻心一想,人家是有生意正职在身的,那儿有这个空可以陪伴自己?
那次偶然雨中相遇,怜惜着同性朋友,给我略一搀扶,已经很感谢了。
周宝钏走近书架,挑了几本小说,递给我:“闲来无事可为,最好读读小说。相信我,纵使念些消闲的作品,不是什么经典、什么名著,也是训练一个人思考,以及对付危机的方法。”
“理由呢?”我问。
“阅读是一个自我享受的过程,能够从中取乐,就是战胜寂寞的最佳办法。闲着没有精神寄托的人,尤其爱胡思乱想,钻牛角尖,只有走火入魔的份儿,不可能解决问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是真的?”
“对。你试试看,总会学到一些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