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他的身骨看起来并不强壮,身量一般。他从不穿戎装,只作轻便的文士打扮。
由于他一年四季都穿着藏青色的衣裳,因此军中的弟兄们私底下都称呼他作“青衣诸葛”
边关无事,便是好事。这平静意味着,他们远在国境中的家人们正安全地过着快乐的日子。
兵士们在一日例行的操练后,依然精神抖擞地留意着边界的动静。
东陵与北宸两国虽然已经维持了三年的和平,但戍边的兵士们仍然不敢轻忽任何可能的危险。
容四郎站在高耸的城垛上看着清澈如洗的夜空,良久,竟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令站在附近的兵士有些讶异。
“军师怎么突然叹起气来了?”
临王微微噙起唇角,并不说话,只是将视线缓缓投向刚刚趁乱走进朝列中的礼部侍郎项少初。
众人随着他的视线,准确无误地找到了让王上误了早朝的“祸首”纷纷投以怨怒的眼光。
对于这种“万箭齐发”的目光攻击,项少初早已相当习惯。他镇定地走到东陵王玉座的脚边。
东陵王笑看着他:“项大人,你是我朝中栋梁,可要珍重身体。”
“多谢王上关心,下官必会珍重。”
问话的是一名年轻的士兵。他跟随紫衣将军戍边已经堂堂迈入第三个年头了,从没见过将军身边这名看不出实际年龄的青衣军师叹过一声大气。
军中的弟兄们都知道,容军师向来莫测高深,满肚子良策宝计。
听说三年前狼河一战时,便是因为容军师的献策,东陵军才能势如破竹地打败北宸的军队。从那时起,这名原先跟随在当时还是都统的紫衣将军身边的不起眼的青衣男子,才得来一个“料事如神”的封号。
而他的身分、来历更引起诸多的揣测。
他的相貌乍看之下并不起眼,甚至有些平凡,但若细瞧,会发现他有一对极为修长的眉以及微微上扬的凤目,与东陵男子生来粗眉大眼不太相同。
戴着礼冠的他,兼掌朝议进行的次序。
脸上挂着一抹无人可解的表情,他朗声宣道:“朝议开始,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同关在北风的呼啸下,卷起了漫天的沙尘。
夜里,那刮入耳目的风势才平息下来,为沙尘所覆盖的天空渐渐恢复清澈后,登上名为望京的敌楼,几乎可以看到遥远帝京的灯火尽管那只是出于思乡的想象,却为戍边的将士们提供了一缕慰藉。
这是个宁静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