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老者哼笑了声。“伶牙俐齿!”
“大人精神看起来还不错。”就着天光,项少初仔仔细细地端详了吏部尚书的脸色。
“托你洪福,成天烦恼要收拾某人留下的烂摊子,哪里有空闲生病!”
“听说大人日前受了风寒,记得多让厨子熬些姜汤怯寒,三月天最容易受凉。”
“应该是车字,四个字和起来就是有车东来,若是串字的话,就变成有串东来,文句就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能通了。”
“好好好,我也觉得是车字。”说完,便又埋首继续他的钻研,再不理会项少初到兰台来做什么。
熟知月海个性的项少初也不以为意,径自往兰台藏书的“文瑛阁”更深处走去,直到他瞧见一名站在书架前,正寻找着所需书籍的老者。
远远的,项少初便躬身一揖。“大人。”
老者转过身来,威严的相貌只消望去一眼,便足以使人望之肃然起敬。
民间甚至有人谣传项少初深谙房中之道,才能迷得君王不肯早朝。但真相究竟如何?恐怕便不是人们所脑弃知的了。
走进吏部官署,将文书交给负责收受的官员,项少初便径自往官署外一条通向“兰台”的小径走去。
兰台中藏有上万卷书籍,是国之府库。
历来只有学问最渊博的官吏才能够担任兰台大夫。
通常担任这项官职的人对朝政大多没什么兴趣,镇日与书为伍,钻研知识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礼部难道没有杂役吗?居然要劳动项侍郎亲自送例行公文来!”
这名老者竟正是掌控着半壁朝政的吏部尚书。
项少初淡笑回应道:“坐久了,起来活动活动也是好的。”
“不怕被拆吃入腹的话,你尽管往吏部多多走动,出了事我可不会理会。”
“我若在吏部出事,大人对王上也交代不过去吧,底下的大臣们对这一点也都还有些分寸。”
“日安,月海大人。”项少初躬身作揖。
正在钻研一捆以先古文字简册的月海正是兰台之长。
见是项少初,也没回礼,便急忙招他到身边。
“项侍郎,你来看看,这个字究竟是车还是串?”这批古字因为简牍年代久远的缘故,有许多字已经难以辨识。
项少初站在月海身边,仔细地判读了简上的前后文句后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