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吴越王眯眸困惑“你的意思是?”
天骧游微笑“为国戮力,为君分忧乃臣民当尽之责,草民虽不愿意任官,却愿意为王策定通盘计画,环国一周,甚至是出使到邻国及北方中原,详细记载各地不同的风土物产,明列各地所缺所需,拟订出最适合吴越国未来发展的方向蓝图,以作为王及您的后代子孙们,百年施政的参考指标。”
听完天骧游这一番话,吴越王不断地拍膝叫好。
“深得我心!这些想法其实孤王之前也曾有过,却都让朝中老臣给劝下了,他们认为外头时局太乱,只有锁国才是安民固本的好办法。”
天骧游哼气不苟同。
“有土斯有财?光靠面积不会增加的土地来积谷、来买卖交易又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挣来挣去还不是同一国人的钱财在流通,行商外贸首重时机,凡事只要懂得洞悉先机、拔得头筹,将甲地多产的东西运到没有的乙地,便能以高出数倍的价格获取利润,这才是行商致富的不二窍门。
“例如闽国为了要做中原的生意,却因为通路遭吴国及南唐所阻,就干脆放弃陆路改走水路,从福州泛海到登州、莱州登陆,再转至汴京、洛阳、长安,每一次的交易都大得惊人,正所谓‘色类良多,价累千万’这才是生财之道。”
“够了、够了,起来吧。”
在月出岗搬出更多的自责之前,吴越王受不了地喊停。
“你根本没弄懂孤王的意思,孤王是在赞美你的儿子而不是责备,听说他已成功地让不少小铺,在经过他的指点后转亏为盈,甚至是大发利市。你明明知道咱们已与吴国暂止干戈,正是该致力于振作全国经济之时,而这样的一个经商奇才你却私藏着不让孤王见识,难道孤王还不该怪你吗?”
咦?呃!啥?!
闻言,吓退了好几步的月出岗,原还当他的王是在说笑,直到发现怎样也无法在王脸上寻出玩笑表情时,才终于不得不信了他的王,是认真的。
两人谈得投契,吴越王赶紧趁热提出想延揽天骧游入阁,成为殿前参知政事的提议,却失望地听见他毫不考虑地拒绝了。
“对不住!王,草民向来喜欢过闲云野鹤的日子,所以才会宁可当旁人的顾问而不去实际操作,既然连当个富绅我都没兴趣了,又怎么会肯当官?”
眼见以官位揽贤不成,吴越王有些急了。
“可国家需才孔急呀!像你这样的人才不多奉献点心力给国家,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天骧游不以为然“为国家奉献心力并非只有当官出仕一途吧?”
一般年轻小辈多半会因为见识不足而毛躁无知。
他们喜欢浮夸,喜欢吹牛皮装酷,所以吴越王从没在第一眼时就对哪个年轻人感觉到服气或钦佩的,但眼前这个年轻人,让他改观了。
他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条理分明,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论点,都让吴越王找不出能够反驳的地方。
吴越王不得不对这年轻人刮目相看,也不得不对他生出浓浓的惜才之心,暗暗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将他网罗在身边。
“劝课农桑、轻省徭赋、广筑湖堰,只是能让人民温饱无虞的基本手段,要懂得如何运用吴越国在地理环境上的优点。鼓励航海贸易,与他国互通有无,以吴越国最负盛名的绫、罗、缎、绮、西湖龙井,还有‘秘色窑’、‘金扣’等特色陶瓷器作为外贸后盾,大开门户,也好让钱财能够源源不绝地自动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