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格格,您就安静地坐着吧,再忍一会就日落了。”小春走过来给她喝了一口参茶。“现在不能睡。还有,喜帕要盖好。”
兰萱清了下嗓子,正襟危坐着说:“你们都先下去吧,留小春伺候我就行。”
怀着如此忐忑的心情,兰萱猝然听到三声箭矢划空而过,准确地落在她的轿门之下。
“我真担心你射不准呢。”当新郎来拉开轿帘时,她低下头对他耳语了一句。
新郎舒展的眉宇略略皱起,在掀开喜帕前,新郎新娘是不可以交谈的。因此,他并没有回应新娘的话,而是伸手搀扶着她,踏着马凳走下轿子。
顶盖着喜帕,兰萱只能看到脚下的几寸道路,她又喜又羞,迈着小碎步缓缓向前。捧过装满米和钱的宝瓶,小心地跨过火盆,象征着安全过门,日子红火。
然后新郎搀扶着新娘走进内堂,按照汉人风俗叩拜双方高堂,这才送入洞房。
镇威将军府的二格格,兰萱出嫁了。
满汉联姻,皇上指婚,将军府与尚书府又都是权倾朝野的国之重臣,因此这婚礼的排场自然是豪华隆重,极尽华丽。
从将军府到尚书府只有几条街的路程,光是迎亲的队伍就从街头排到了街尾。新郎按照满族习俗去迎亲,一路唢呐高奏,鼓乐喧天,迎亲的队伍个个穿着大红喜褂,好不热闹。
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在华丽衣着的衬托下,更显朗俊非凡。新娘的花轿也是格外扎眼,轿顶上一颗硕大的宝石衬托出新娘的尊贵身分。
一路上惹来无数围观的路人,还有钦羡的目光。
经过这些繁复的礼俗以后,兰萱早就饥肠辘辘,头晕眼花了。
她一个人被送入洞房,新郎则必须去参加祝吉的仪式。兰萱由丫头婆子们伺候着坐在新床吉位上,称为“坐福”等待日落西下,新郎归来。
兰萱从一大早开始梳妆打扮,让额娘替她开脸,然后等待迎亲队伍这一路下来,一点东西也没吃,再加上紧张和忐忑,她早就感到精疲力竭。
“喜婆,小春,我可以睡一会吗?好累啊。”趁屋里只有她带过来的婢女们,兰萱再也坐不住了。“而且肚子饿了”她悄悄掀开喜帕一角,发现喜床上的被褥四角都放满了枣子、花生、桂圆及栗子。
兰萱心下一喜,额娘还说今天一整日她都必须忍受饥饿,没想到夫家如此体恤她,给她准备了这么多的零嘴干果。
喜轿到了尚书府前,此时,新郎俐落地下马,围观人群马上发出喧闹声,该是射轿门的时候到了。
坐在花轿里的兰萱头盖大红喜帕,虽看不到她的表情神色,然从她小手紧捏手帕的举止里就可看出她的紧张。
这射箭可是满洲婚礼习俗里的重要一环,意喻着满洲男儿个个能骑善射,若要娶得美娇娘,这三箭必须射得准、巧、快,力量准头必须拿捏得当,要射在轿门下方,这样才能驱除邪神又不伤了新娘。
可是,她的夫婿是个汉人,兰萱担心他这辈子到底有没有握过弓箭呢?她自幼就听说汉族男子从小皆不习武,而是研读什么孔孟之道、儒家学说。
常听八旗子弟们说汉族男子肩不能挑,手不脑瞥,这射箭张荨练习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