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王家有女初长成六
有想走捷径的同学问:“得花多少钱?”
“这事儿回头可以细聊。”老师说。然后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众学生,培训班就这样结束了。
王琦瑶是个有心人,虽然没在课堂上当众询问老师如何托关系,但她是私底下第一个给老师打电话的人。
“得二十万吧!”老师探清王琦瑶真有这个想法后说道。
回到家,coco直接进了厨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厨房,开始洗菜。王琦瑶在一旁看着,一捆菜,洗完只剩下二分之一,其余的都被扔掉了。王琦瑶觉得coco太浪费了,但是她又不想下手帮忙,她的手不是干活的手,得养着,但是她真的看不下去coco干活了,不仅浪费,还把厨房弄得很乱,于是王琦瑶离开厨房,去看电视了。
饭做好,端上桌,coco觉得不够丰盛,又去冰箱找吃的,发现一个咸鸭蛋。
“就剩一个了,黄儿好吃,给你吧!”coco剥开鸭蛋,取出蛋黄儿,放进王琦瑶的碗里。
王琦瑶顿时同情起这个朋友,单亲,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是coco身上竟然毫无自卑感,而且其日常行为和状态还颇让人羡慕,王琦瑶不知道coco的这份豁达是装的还是骨子里冒出来的。
第二天,coco的妈妈去上班,coco帮着她妈从三楼把自行车搬下去。
“为什么不把车锁楼下啊?”王琦瑶觉得北京人对自行车爱惜得过分了。
“放楼下必丢!”coco义愤填膺地说“北京总丢自行车,我妈都丢三辆了,都是外地人干的!”
coco说完毫无意识,她并没有所指,但王琦瑶还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影射,她讨厌北京人这种自以为是张口闭口就外地人怎么样的毛病。其实你们北京人也混得挺惨的,王琦瑶觉得即使她作为一个外地人在北京,也是有骄傲的资本的。
看着油汪汪透红的咸鸭蛋黄儿,王琦瑶这时才隐约觉得,这个表演培训班并没有白上,让她认识了coco,一个可以在北京给她友谊的人。
表演培训班的课,与其说是在学表演,不如说就是在玩。老师布置一个小品,学生们自由组合上去演,演完了让大家挑毛病,最后老师一总结,一天的课很快就混过去了。老师也会给他们留些作业,找些台词片段和绕口令让他们每天早上出晨功,练发声,但是天越来越冷了,没什么人能一大早主动起床出晨功。王琦瑶到是爬起来几回,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来北京不是混日子的,她要为梦想而奋斗,可是没坚持几天,她便受不了了,每天清晨,被窝里的舒服,比梦想的实现更对她有诱惑力。
培训班期间,王琦瑶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一是为了上课方便,二是不想在白树新眼皮底下被管束。白树新答应了王琦瑶的父母,把她管得紧点儿,这让王琦瑶很不适应。于是趁着学校有宿舍,王琦瑶离开了白树新的家。白树新还是会经常去看望她,给她买些水果和零食,或者带她出去吃顿饭,但少不了对她一番叮嘱和询问,王琦瑶烦了,便以排练没时间为由,不让白树新来了。
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王琦瑶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到,但是细想想,似乎对表演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有概念了。老师说,这就行了,学表演就是这样,以为没学到什么,但其实已经会演戏了,祝大家金榜题名,梦想成真!
临散伙前,老师还神秘地留下一句话:“如果想考我们学校的表演系,我可以帮大家托托关系,但是得花钱。”
两个女生准备做午饭,coco带着王琦瑶去买菜。王琦瑶虽然没买过菜,但是经常能在街边见到上海女人买菜。上海女人好像时间用不完似的,买一捆小白菜能用十分钟,而coco买菜却像是在做走私交易,拿菜,过秤,交钱,走人,不多浪费一秒。
“你也不挑挑,叶子都有不新鲜的了。”王琦瑶说。
“没事儿,新不新鲜能差多少,反正吃着都一个味儿。”coco把菜装进塑料袋。
“够秤吗?”王琦瑶提醒道。
“差不多,反正也没几块钱,都让他赚了也没多少钱。”coco拎着菜离开了菜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