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刘秘书长喝一口茶想半天,说,还是算了吧。如果像高考那样只凭分数,我倒觉得可以考一考,考上了是我的真本事,考不上也就算我无能。现在谁都知道考试不是硬条件,那还算什么博士。还是算了,免得让人说我是混文凭,如果再扣一个以权谋私,那就更不合算了。
叶天闻觉得刘秘书长也有点虚伪,明明想读,又患得患失。叶天闻理解刘秘书长的心情,他是想拿文凭,又觉得现在这样拿文凭的领导不少,文凭的含金量不高,大家也不看重这个文凭,拿和没拿区别不大,白忙活几年又没什么用。但如果真的凭分数考,你能考上吗?既想吃肉又不沾腥,能有这么好的事吗?不读也罢,真要读,也是麻烦。叶天闻沉默了专心喝一阵茶,然后商量提口号的事。
刘秘书长说,如果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我看绿色b省也行。绿色的意思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山水绿化,我觉得绿色应该是一个象征性的词,它应该包括山清水秀,无污染,环保,食品质量可靠,生态环境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绿色也有一路畅通的意思,这个畅通可以理解为政路畅通,干群关系畅通,党心民心畅通,人们的精神面貌畅通,经济发展畅通等等。再说,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绿色也有和谐的意思。如果真能建成这样一个省,那就是一个最好最理想的省了。
但叶天闻心里总觉得有点牵强,况且这绿色人家早就提了,也不新鲜。他总觉得应该有一个更合适更恰当的提法,但这个提法却迟迟找不出来。他想,还是按宋校长的想法,开一个全系大会,让大家都提点建议,说不定能提出一个更响亮更合适的。如果提不出,那就只能用绿色b省了。
刘秘书长说,其实我今天喝好茶只担了个虚名,好东西都是给你们客人准备的,我一个人是舍不得享受的,这就叫为人民服务,只要人民群众享受了,我们也就高兴了。
把他也称为人民群众,这称呼虽然没错,但这称呼感觉就像是普通百姓。已经好多年没人这么称呼他了。这些年,在学校人们称呼他主任,在外面人们称呼他教授。这些称呼听起来都好听舒服,都让人感觉很有成就,至少不是普通人,他也早就觉得自己不是普通人了。更大的问题是,刘秘书长说过要他在新农村领导小组任个副职,但现在又说他是人民群众,很有可能副组长的事不成,或者根本进不了领导小组。叶天闻想问,又觉得刚坐下就问,显得太急迫太沉不住气。叶天闻说,我来也是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我们学校的博士生招生报名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其中要招不少在职博士。我觉得你应该拿个博士学位,不管怎么说,领导有博士学位的还是不多。
刘秘书长却并不太热心,甚至有点冷淡。叶天闻还以为这是一个大礼要送给刘秘书长,谁知人家并不领情。叶天闻解释说,其实如果想读,读起来并不费劲,像你们一直做社会工作,积累了不少的社会知识,拿个经济学博士,不但不费力,以后用处也很大。
刘秘书长说,道理是对的,可中国的国情不同,什么东西一值钱,就一窝蜂地上,很快就搞烂了,很快就搞臭了,我倒不想赶这个时髦。再说,人家明明知道我是个搞行政的,明明知道我不是个学者,如果拿个博士文凭,人家反倒觉得我这人会投机取巧,而且也不诚实,而且野心很大,而且人民群众也会骂我腐败。如果为了学知识,我现在的岗位,整天忙得鬼催命,根本没时间去专门学习。其实我倒想真的读个博士,然后像你一样当个教授当个博导,自由自在,更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但现在看来没可能,我不可能放下工作去专门读书。
他竟然羡慕教书,真是得不到什么爱什么。教书容易吗?如果教书不带长,不但任何一个领导都可以管你训你,如果教不好,学生都可以批评你甚至砸你的饭碗。但叶天闻敏感地意识到,刘秘书长不接受他的美意,很可能是新农村建设小组的组建有了麻烦,或者是他不能进领导小组,今天特意请他来就是表示一下歉意的。叶天闻心里一下觉得发凉。这个草包秘书长,这么点事都办不成。叶天闻肚里的气不打一处来。他用半讽刺半玩笑的口气说,如果你不想当官想当教授,那你就犯个生活小错误,比如公开包个二奶找个情人什么的,然后就会把你下放到学校教书。因为生活问题对教授倒没什么影响,才子风流么。但我觉得你更应该珍惜现在的职位。秘书长全省有几个?教授全省有多少?恐怕得用推土机去推。
,就可能掉进金钱的泥坑。宋校长当然也是为了他好,这些好意他也能明白。他又主动给宋校长打电话,表示完全同意宋校长的安排。但他也是有言在先:监督权监管权他胡增泉可以行使,但工厂生产经营方面的事,他不要过多地干涉。宋校长说那是当然,一切按各自的职责办事。可现在还没正式上任工作,他胡增泉就喧宾夺主,要商量工厂的具体工作。难道具体的工作也是你董事长要管的吗?不由得不让人来气。叶天闻压住不愉快说,我在外面,我还有点事。话出口,叶天闻才一下意识到穿帮穿大了。明明接的是家里的固定电话,怎么能说在外面。他只好改口说,我马上要到外面去,有一个急事我得出去处理一下。工厂的事,明天抽个空我找你商量。
放了电话,叶天闻的心情却突然有点烦乱。那天和宋校长一起去省委开会,会后省委吕书记把他和宋校长叫到办公室,说你俩是全省知名的专家,一个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研究多年,一个是经济界的权威,所以我请你俩来,就是要集中一下你俩的智慧,让你俩对全省的发展做一个全盘的考虑,然后提出一个书面建议或者方案,最好能抓住要点,然后总结概括成响亮的一句话几个字。见他俩摸不着头脑,吕书记解释说,我在a省当省长时,我就根据a省的实际情况,抓住关键,分析要点,突出特点,最后凝聚成一点,就是四个字:远洋a省。有了这四个字,全省齐动员,上下一条心,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概括起来又是两句话,走出去,引进来。你别看这一进一出,没几年,全省的经济一下活了,一年上一个新台阶。所以,我来你们省,也要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也要概括出一个要点,然后干出一个亮点。但我对全省的情况还不是太了解,所以要你们来,让你们提出一个发展的思路,再概括出这样一个要点,然后形成一句能够叫得响的口号,而且这个口号不仅能影响全省,激活全省,还要能在全国造成一个影响,甚至推广到全国。当时他和宋校长都觉得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作为领导,每个时期都要有每个时期的理论,都要有每个时期的口号。没有理论,什么也留不下,干了等于白干,更别说名垂青史。没有口号,步调不能一致,上下也不能协调。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当时确实很兴奋,几乎都有点眩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因为这里和a省的情况大不相同。a省沿海沿边,上溯几辈子就有大批的人出海谋生,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气候,形成了主流。而这里地域广大,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经济情况都多种多样,且发展条件也大不相同,很难概括出一个特点,更没法凝聚成一句话一个口号。宋校长当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为此他已经绞尽脑汁想了几天几夜,也和宋校长商量了几回,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如果从自然资源方面说,b省山多川少,应该发展山区经济。但矿产资源也不富有,更不占绝对优势,不像有些省,可以概括成一黑(煤)一白(羊)。自然资源不行,国民经济也没特点,轻工业重工业农林牧渔业,都没形成拳头,都没成为优势产业。最后宋校长的意思是概括模糊一点,比如说成绿色b省、能源b省。但他觉得也太牵强。如果说绿色,b省最大的特点是荒山荒漠。如果说能源,突出的也就是风大。但风能目前还不算什么有经济效益大规模开发的现实能源。如果提得不准确不合适,还不如不提。当然,吕书记那里也通不过。宋校长说绿色的意思是向绿色方向发展,使之成为主攻方向。他觉得还是不妥。绿色已经是全国的共识,再说绿色也不赚钱,更不能直接让全省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有点老套过时,更不可能在全国叫响,吕书记也不是这个意思。宋校长竟然生了气,然后霸道地说,想不出来也得想,如果一个人想不出来,就组织全系教职工讨论,然后想出一个目标,概括出一个口号。他觉得宋校长也是糊涂,这不是想出来想不出来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这样一个特点的问题。但他知道不能再和宋校长争辩。他清楚,宋校长也是精明人,但领导让提口号,他也不得不提,况且据他所知,宋校长有当副省长的意思,外界也有这样的传言。这样,宋校长就更不能不重视这个口号了。只能大家都装糊涂。叶天闻叹一声,再给自己泡杯茶,然后躺在沙发上,想看看电视放松放松。但眼睛盯着画面,却呆坐在那里,电视里的画面一个也没进脑海。突然有了一个奇特的想法:b省特点多样,何不多用几个数字。比如三个什么,四个什么。但真要想出三个什么四个什么,他觉得一时也不可能。
他觉得只能按宋校长说的,集中大家的智慧,让全系教职工讨论讨论了。
思绪又回到胡增泉的电话上。这让他的情绪更加沮丧。让胡增泉当董事长,他还是无法想通。按常规,董事长就是经理的老板,经理向董事长负责,也由董事长聘任,甚至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就是雇用和被雇用的关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也不知宋校长考虑到这一点了没有。也许宋校长还不懂得这些,更不知道股份制,以为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平级。他想给宋校长打个电话,再说说工厂的事,也讲清楚这些情况。拿起电话,又觉得现在说不合适。赤裸裸地直接去争权,去计较权力的大小,不仅他张不开口,宋校长也会笑话他,误解他,甚至看不起他。再说,目前的情况也不同于一般的公司,胡增泉当了董事长,他也不可能凌驾于他的头上,他胡增泉也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条件,而且他也不可能向胡增泉这个董事长负责,他叶天闻只向宋校长负责也就够了,他胡增泉能把他怎么样,能把宋校长怎么样。他想,宋校长可能也是这个意思。但过后有机会,他还得委婉地和宋校长谈谈。
再换几个电视频道,叶天闻又觉得将来的事情还是麻烦。他知道,胡增泉也有胡增泉的门路,胡增泉和宋校长的关系也不一般。叶天闻再叹一声。觉得先没必要斤斤计较,先干起来再说。如果在工作中胡增泉横加干涉或者配合不到一起,到那时看情况再说。
刘秘书长没说什么。也许他也是这么想的。刘秘书长举起酒杯,要和叶天闻碰杯。叶天闻说,我觉得喝茶不应该同时喝酒,喝了酒,就不可能再喝出茶的清香,多好的茶也糟蹋了。
刘秘书长说,你看看,还说当教授不好。当教授多有情调,我们当领导的,整天忙得疲于奔命,一辈子都养不出这种闲情逸致。
叶天闻说,你看看,口口声声说人民公仆,却处处透露出优越感,要处处都比别人优秀,小小的一点不如别人,就感觉不舒服。
刘秘书长也笑了,然后说,你说得也对,我也常常想当一个实实在在亲民没架子的领导,但骨子里还是透着领导的优越,看来,这还真是个没办法的事情。
话题再回到读在职博士上。这个话题也是刘秘书长提起。刘秘书长问怎么考试,考试能不能过关。叶天闻说,博士入学考试由学校组织,考题也由学校来出。因为招博士生主要看他的研究能力,对考分要求倒不严格,你是领导,我和学校领导说说,只要你考得差不多,保证优先录取你。
关键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那天省委刘副秘书长主动找他谈话,说省委最近准备成立一个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先搞点调研和试点,总结出经验,然后再指导全省的新农村建设。刘秘书长说吕书记的意思是他不再担任副秘书长,改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负责组建然后负责这方面的日常工作。刘秘书长说,吕书记已经要他拿出一个初步的方案和计划。他的想法是领导小组既要有各有关部门的一把手,又要有经济方面的专家教授。刘秘书长说他的意思是多设几个副组长,让他这个经济学教授也参与进来,也担任一个副职,将来主要负责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研究论证工作。现在算算,半个月过去了,也不知有没有进展。如果能在新农村领导小组任个职,不仅能有个副厅级的官帽,也可以获得足够的研究经费搞些研究,工厂的事干不干也不要紧了。他决定给刘秘书长打个电话,向他讨教一下吕书记要的那个口号究竟该怎么提,从哪方面提合适,然后看刘秘书长提不提新农村领导小组的事。如果提,那就有希望;如果不提,就是没戏了。
刘秘书长也是奇大毕业的学生,叶天闻虽然没给刘秘书长上过课,但刘秘书长上学时,叶天闻就是系里的助教,怎么说也算刘秘书长的老师,见面时,刘秘书长也是这么称呼他的。电话打通,刘秘书长却问他有没有空,能不能来他办公室坐一坐喝杯茶,顺便谈一些工作上的事。
叶天闻看看表,虽然时间已经不早,但刘秘书长也是夜猫子,对他来说,并不算晚。系里虽然有车,但还得打电话叫司机,倒不如打出租车来得快。叶天闻急忙穿好衣服,提了包便出了门。
省委门口仍然站着两位武警。因为走得急没带有效证件,他只好给刘秘书长打电话。好在到了办公室,发现刘秘书长不但泡好了茶,还倒好了红酒。等叶天闻坐定,刘秘书长说,你看这茶叶怎么样,正宗的黄山毛峰。这茶虽然名气不大,但这是当地一个领导特意挑选的,所以倒比那些一般的名茶要好。
刘秘书长把两个单人沙发摆成了面对面,中间放了一个小文件桌,这样的摆设,虽然不是茶楼,但也有茶楼的情趣,更比茶楼安静宽敞。叶天闻不吸烟也不善喝酒,但他喜欢喝茶,而且对茶有一定的研究。叶天闻端起茶杯看看闻闻,感觉确实是不错。喝一点,果然清香醇厚。叶天闻开玩笑恭维说,行啊,到底是领导,有品位,好东西都让你们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