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算盘
"这件事情黄总知不知道?"
裴国光说:"大部分都压在了长期投资项目上,还有几笔正在运转的贸易货款没有回来,另外还有一些应收款没有收回来。下个月的报表上就能详细地体现出来,不过眼下账上真的只有80万元。"
姜钧的脑子乱了,审计报告,国资委领导的谈话,自己得到升职时的迷惑和兴奋,今后怎样谋取利益,马上抓紧回笼资金,还是干脆再办一回改制拍卖捞一把就跑种种念头一起涌到他的脑袋里,把脑子搅成了一锅粥。
裴国光的声音像慢慢浮上水面的尸体,给他展现了一幅恐怖而又现实的场景:"我们公司人均月工资是4000元,每个月工资就得25万多,固定费用每个月得50多万,其他应付款项没有50万也下不来,账上的钱仅仅够我们维持半个月如果按人均1万元提奖金,光是奖金就得60多万,那就连一天都维持不了了。"
姜钧坐回椅子,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可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冷静。他忽然非常讨厌眼前这个大瘦猴,很不客气地问:"我来之前仔细看了黄总的离任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报告,不应该是这个情况,公司已经到了这种状况,财务一直是你主管,你应该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裴国光不屑地笑笑:"姜总,现在马上重新审计,写出来的审计报告跟上一个报告也不会有多大变化,审计报告并没有不真实的地方。"
小乌龟也说:"姜总,再没啥事我去给国资委刘副主任安排一下接待方面的事情。"
金秋十月,滨海开发区的日平均气温维持在20c左右,进入了旅游最佳季节。省城的领导和百姓纷纷向滨海开发区蜂拥而至,不同的是领导是视察工作,国家埋单;百姓是旅游,费用自理。省国资委的刘副主任就是这大批涌入开发区的人潮中的一员。刘副主任姜钧不熟悉,小乌龟柳海洋他们更熟悉,人家来之前打招呼都直接找柳副总或者干脆就找肖助理,甚至裴国光这个瘦猴在国资委都有自己的关系户。姜钧跟国资委却没有任何过硬的关系,还是经过小乌龟、裴国光或者柳海洋才知道谁谁要来了。来的人也都是根据关系,谁的人由谁出面陪同吃喝玩乐。他来了不过才十几天,这种事儿已经好几起了。
姜钧对小乌龟说:"你去忙你的吧,刘副主任到了接待方面的事情就按惯例安排吧。"
糖三角见柳海洋跟小乌龟都撤退了,也起身请示:"姜总,还记不记了?"
姜钧说:"散会了还记什么?"糖三角就夹了记录本悄悄退了出去。
"那你给我解释解释钱都到哪去了?"
裴国光换了个坐姿,开始给他解释:"审计报告上说的是企业总资产情况,我说的是账上现在有的现金,不是一回事儿。比方说吧,审计报告说公司的资产情况,南山房地产开发我们投入了1个亿,审计报告上体现出来的就是我们拥有长期固定资产1个亿。可是没有对南山小区专门审计,这1个亿的资产到底是增值了还是亏损了,审计报告上没有体现出来它的动态盈亏,只是根据我们公司的报表罗列了上去。要是按照项目报表来看,这块资产已经升值到了1亿4000万,那虚数就更大了。其实这个项目如果兑现成现金,至少要亏损3000万。再比如"
姜钧打断了他,问道:"你说按照南山小区的报表虚数就更大了,是什么意思?"
裴国光愣怔了片刻,然后下了决心似的轻咳一声才说:"南山小区我们前前后后投入了7000多万,另外还有银行贷款3000多万,拖了6年,卖出去的房子不到20%。据我所知,这个项目目前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了80%,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投入的资金如果归还了银行贷款,实际上资产连4000万都不到,亏损了3000多万。如果我们再增加投入,就像石沉大海,连个响都听不见。"
姜钧觉得自己在做噩梦,偷偷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知道疼,断定自己没有做噩梦,心情更是恶劣到了极点。
接着,姜钧问裴国光:"好了,该你说了,我们账上现在到底有多少钱?"
裴国光说:"80万。"
"什么?"姜钧像是屁股底下突然炸响了一颗炸弹,猛地从座椅上蹦了起来:"80万?"
"对,80万。"
"钱,钱都上哪去了?"他感觉自己说话的声音已经开始颤抖了,心里却闪电般地掠过这样一个念头:完了,上当了,白高兴一场,以为天上掉下来的是猪肉馅饼,捡起来掰开一看才知道里面夹的是牛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