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红粉金戈
“陈先生,你也太小看我了。这是性命交关的事,莫非你当我这条命只值1000块钱?”
“是,是!”陈宝骅改容相谢,”我错了。”
不但要引诱他到那里,而且方向应该自西往东,因为西伯利亚皮货公司坐南朝北,汽车靠左行驶,就只能停在对面,丁默更来回穿过马路,才有下手的机会。4个人分两面,两个看住他的汽车;两个守在皮货公司门口,丁默更就怎么样也逃不掉了。
人找到了,枪也找到了,集合的地点比较难找,但终于亦能解决,是借了卡德路有名的浴室”卡德池”斜对面,一家诊所。只是4支手枪,要由南市运到公共租界,却不能不慎重。
“抄靶子”是越来越厉害了,在租界上随时随地都可以被拦住检查。怎么办呢?陈宝骅想到他一位叔叔,当初从上海运枪械,送学生到黄埔去的往事,设计出一个办法,找一个有襁褓之子的妈妈。担任运枪的任务。
所谓”襁褓”是八仙桌面这么大的一方薄棉被,将婴儿对角放在上面,先折下面,再折左右,全身包裹,只露出一个小脑袋。南货店买蜡烛也是这种包法;所以俗称襁褓为”蜡烛包”
抄靶子不会抄”蜡烛包”4支手枪藏在那里面,万无一失。但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妈妈的胆要大;其次,4支手枪塞在”蜡烛包”里。坑坑洼洼,婴儿不会觉得舒服;不舒服要哭要闹,也是麻烦,所以要找一个耐性很好,不哭不闹的婴儿。
就是没有人!嵇希宗跟周启范面面相觑;心里的想法相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陈宝骅说:“我们花钱去找个人来。”
“启范,”嵇希宗说:“你是恒社的,总有路子吧?”
“路子怎么没有?不过要找靠得住的,不是三两天的事。”
“一个星期。”陈宝骅问:“如何?”
这也很难,因为谁听到这种事都会害怕;而且太太们总比较爱说话,小菜场中遇到,闲聊家常,无意中泄漏出去,大祸立至,所以只能通知同志,暗底下分头物色。
“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找到了一位张太太,30出头,颇有须眉气慨;一个8个月大的男孩,生来极乖。种种条件,并皆适合;陈宝骅开口一说,张太太慨然许诺。
“太好了!”陈宝骅很高兴地说:“张太太,我送你1000块钱,小意思。”
“不要不要!”张太太双手乱摇,”为国家嘛!能够做好这件事,将来说起来,我也很有面子。”
陈宝骅以为她假客气,等将钞票掏出来,不道张太太要翻脸了。
周启范想了一下,点点头答应下来;问一句:“找几个?”
找几个要看行动计划。于是丢开人的问题,先研究如何下手?当时决定了两个原则:第一、不能在丁默更及76号的势力范围之内;第二、要在闹区马路上。这两个原则,都是为了行动得手以后,易于撤退。不然,后果会很严重,而且也不容易找到人。
“照此原则,人少了不行;不过也不必多,以4个为最适当。”陈宝骅对周启范说:“人归你找;枪归我借。”
这又遇到难题了。枪不难借,难在携带,英、法两界动辄”抄靶子”;携枪在身被抄到了,全盘计划立刻打翻,所以手枪不宜预先发给行动人员。比较妥当的办法是,行动之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在现场附近,觅一处地方集合。临时发枪,立即行动;事后回到原处。交枪解散。
等听取了郑蘋如的意见以后,细部的计划拟出来了。时已入冬,设计由郑蘋如向丁默更”开条斧”为她买一件灰背大衣。上海最大的皮货店,是静安寺路,同孚路口的”西伯利亚皮货公司”但不必预先说明要在那里买,免得丁默更起戒心。反正到时候随机应变,终归引诱他到那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