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粉墨舂秋汪精卫 > 第13章全面求和

第13章全面求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么做一个书面纪录。”

金子找来一张白纸,潦潦草草地写成一个备忘录。陈彬龢稍为看了一下,很快地签了字;接着将笔递了给金雄白。

在这种情况下,立场应该是一致的;金雄白万般无奈,举笔如扛鼎似地也签了字。金子收下备忘录,表示满意。

“我们已经接受了条件。”陈彬龢说:“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希望贵方能够尽快交来。”

因此,金雄白的名字便常与陈彬龢连在一起,看起来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实际上有如法警与犯人用一副手铐铐在一起,形影相随,而立场相反。

他们一起参加了好些社团,最重要的一个是”上海市市政咨询委员会”这个组织仿佛市参议会,但实际权力很大;比较重要的市政设施,在决策之前,先须这个委员会认可。”咨询委员”一共19人,包括政坛耆宿颜惠庆、李思浩;”海上三老”;银行家周作民、唐寿民;实业家吴蕴斋、项康元、郭顺等等知名之士。报界被延揽的,就只有陈彬龢与金雄白。

有一次市政咨询委员会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因为粮源不继,配给的”户口米”将告中断。

太湖区域,本来是中国的谷仓之一,但是日本军队将产米的苏州、松江、青溥一带划为军米区;新谷登场由日军全部收购为军粮,以致上海的民食问题,一直形成市政上的重大压力。在珍珠港事变以前,可购洋米补充;此时海运中断,唯有从内地军米区去设法,这就不能不与虎谋皮了;当场推定陈彬龢与金雄白负责解决这个问题——19名委员中只有他们两个人跟各式各样的日本人,打过各式各样的交道。

日军军米区的管辖者,是在日军中颇有势力的苏州特务机关长金子,恰好他到上海,住在江西路都城饭店。陈、金二人联袂往访,直道来意,希望金子能在日军军米中拨出多少吨,维持上海”户口米”的配给。

“那么,”金雄白问道:“你们恒社总有人去见杜先生吧?”

“杜先生从重庆动身,我们就派人到半路上去接了。在长汀见的面。”唐世昌又说:“到了淳安,有熟人回上海;杜先生托他带了信来,说就要回来了。”

“怎么回来法?打回来?”

唐世昌笑笑答说:“这就不知道了。这些都是采丞经手;你最好跟他详细谈一谈。”

“过几天再去看他,这两天我遇到点麻烦,先要把他摆平了再说。”

金子考虑了一会说:“米不成问题,不过要有交换条件。”

“请你开出来。”陈彬龢说。

金子开的条件是:第一、米价须以现款交易;第二、负责疏散上海部分工厂,迁往内地;第三、供给民夫两万人,为日军构筑防御工事。

这3个条件都是难题。首先,现钞——”中储券”由于印钞票的原料不继,异常缺乏;市面交易数字稍大,都用各银行同业往来的支付凭证,诨名”八卦丹”的”拨款单”代表,要筹大量现钞,自然煞费周章,但并非不能解决。

无法办到的是另外的两个条件;金雄白正准备与金子交涉时,不想陈彬龢已一口应承,”可以!”他说:“我们接受条件。”

“是,”唐世昌关切地问:“为了平报停刊的事?”

“是的。”金雄白问:“你听到什么没有?”

当陈群出任”江苏省长”时,发展谢葆生为”警务处长”;此人当年是杜门”八股党”之一,此时在上海开一家”仙乐斯舞厅”他之”荣任警务处长”在观感上不仅比褚民谊当”海军部长”还要滑稽;而且还会使人将瓦冈寨上,头插两根野鸡毛的程咬金,与汪精卫联想在一起。陈彬龢便毫不容情地斥之为”流氓政治”汪政府的”高官”自是人人愤怒,但却无可奈何。

由此可知,陈彬龢仆人,里外皆红。里红是赤化,外红是日本国旗上的太阳;当然,很少人识得透他的外红是掩护里红。不过,在里外两层红之间,总还裹着薄薄的一层白;如与金难白的友谊便是。

金雄白跟他本无深交,只为周佛海对这个”既不能令,又不受命”的陈彬龢颇为头痛,特地关照金雄白去接近拉拢;周佛海给他一个原则:凡是陈彬龢参加的社团,金雄白也要参加。这样,如果不能影响陈彬龢的态度,不得已而求其次,还可掣他的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