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王健林的决心从不是空头支票,第二年他经常窜到场子内指挥比赛,客场打八一时,上半场大连队以0比2落后,王健林说:“今天只有你们扳平就算赢球,我把赢球奖翻番!”“翻番”的喊声响遍全队,甚至传到隔壁坐着的刘国江耳朵里,那场球大连队队打疯了,40分钟打成2比2平。在“高原神话”不可战胜的情况下,这一战是神奇的。
“三代才出一个贵族”刘仁铁的点评是有道理的,大连队自甲a开始就定下一条规矩“客场一定要住五星级酒店”没有老板出钱是不行的,没有花钱的热情是不行的。那时大连队对辽宁队有个嘲笑:“你看,进驻酒店还得穿队服,为啥?不就是为了让酒店知道这是足球队,这样能打折。”
1997年的“傻逼”故事
郝海东不是大连人,但他现在基本让人遗忘了他的青岛祖籍。关于他的传说已经很多了,但最令人吃惊的却是下面一个发生在1997年的“傻逼”故事:
那一年大连队还是冠军,但是与上海申花最后一战却被打破了57轮不败的金身。这让刚转会大连半年多的郝海东很郁闷,当范志毅他们簇拥在一起欢呼击败大连的胜利时,郝海东突然对着某处喊了一声:“傻逼!傻逼!明年你们要是还这么踢,我就不玩了,就你们自个踢去!”郝海东是非常不满意大连队这一场比赛的战术和队友表现的,矛头直指迟尚斌。
大连:在矛盾中掠夺各种荣誉
最让人感兴趣的故事是关于现在关于100年甲a的,为了让故事清晰,我们把它按人物顺序罗列。
1994年,那年还很少有人知道王健林是四川人,因为他为大连做的事情确定太多了。
“以讹传讹”的黑皮包
很多人在接受采访时都说这一年的冠军底子是戚务生打下的,名宿张宏根只是“面儿”上的事,但这样说无论对活着的大戚还是死了的张宏根都不公平,张宏根很用心,以至于有一天晚上突然喝着酒就泪流满面,为了这支队伍能在第一年甲a获得冠军,他殚精竭虑,在10年甲a最后一轮的前一天,张宏根去世,这样好像就是天意。这个老人为大连贡献了能贡献的一切,临死前他专门说起1994年的往事。
“傻逼!明年你们自个踢去!”从镜头上看过去,赫海东声音的方向确实是指向迟尚斌,大迟闻声向郝海东走了两步,却被助手拉走了。“傻逼!”郝海东的声音还在传唱。
这个故事的发掘是在足夜记者不经意间从历史资料带中找出的,虽然时间过去6年,但声音清晰可闻。
大连10年甲a,郝海东参加了7年,没有郝海东的大连队是不完整的,就像吃海鲜少了些海腥味,上面这个故事要说明的不是郝海东的乖戾,而是率真。他永远会对一个人、一场比赛、一个球,有自己的见解并会用炮弹般的风格发射出去。后来他射向了米卢,并不是对米卢有什么成见。
郝海东在1997年的上海说:“明年,你们自己踢去”但是终于没有离开大连,而且一直踢了下去,也许有一天他真的会成为大连队的主教练,像地道的大连人一样在这座城市养儿育女。
王鹏用打牌来说明郝海东:”每次,他抓了一把臭牌,我们都劝他——‘郝董,交了吧’,但他死话不肯交牌,这是他的性格,‘牌还没开始打呢,凭什么交呀!’谁都知道这牌在手肯定输,最后他也输了,但他就是不会在比赛开始前认输。”
第一个客场是打延边队,王健林拍着大黑皮包说:“都在这里”其实这是个江湖的以讹传讹,一个大黑皮包装不了那么多钱。在当时,王健林对“职业化”的理解那么纯真而理想化——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样的火光一直烧到他退出,让后来者上海抢去眼球。
1994年夺冠之夜发生了一件事,在喝酒庆祝的那个饭店,十几个队员把全部存酒都喝光了,老板急得下行,亲自开车到另外的分店去取,等回来时,发现人大都在桌子下面去了,吐了一地。
1995年,迟尚斌从日本回来后还带着光环,这一年大连万达虽然没得到冠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冠军,但迟尚斌和队员们都合做得很幸福。王健林在提前二轮就召集全队开会时说:“我们只会在这一年没有没有冠军,但以后我们年年都是冠军。”掌声雷动,据老队员回忆,会场还有人小声喊起来“明年打倒申花、打倒根宝”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