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鲁迅时代,北京当局禁止妇女养公狗,据说有伤风化,极不健康,应坚决取缔之。可见,女人之祸水,不仅荼毒男人,还会殃及公狗。先生闻之,大为恶心,著文讥讽。不知北京当局是否就允许女人养公狗了,未可详考。十分准确的证据是:现在中国妇女养狗早没有雄雌限制了。可见历史真是进步了。但是,想起十几年前,有关方面曾经颁发文件,禁止男性领导干部配备女秘书、女司机,有些滑稽。此份好玩的文件,考虑的仍是公母问题,却不见有母性据此状告有关方面剥夺了她们的就业权,而且侮辱了她们的集体人格。我自愧不如先生,闻之只敢莞尔。
假装无耻王跃文
我一听别人骂朱熹心里就特别高兴。对于这个终生倡导“存天理而灭人欲”实际却是“存自己的天理而灭他人人欲”的人,我心里是颇有些不恭的。所谓“是儒生也,是道学也。儒生道学,是伪者也”朱老先生名气太大,他的伪君子风范,自古叫人赞好。
朱熹的事,除了他是理学大师,主张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之外,隐约还知道些其它。比如,当年他在提举浙东刑狱任上,眼馋那位美貌有才的营妓严蕊。可是人家严蕊名花有主,爱的却是老先生的同事、台州知州唐仲友。严蕊虽是个妓女,却颇忠实自己的感情,坚决不从。朱老先生一怒之下,向皇帝赵扩递上奏章,弹劾唐仲友。又以有伤风化罪将严蕊关进大牢,严刑拷打。大有“我摸不得,谁敢去摸”之气概。又比如,他要别人屏弃一切私欲,自己却照样寻欢作乐游戏人生。他那“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之句,真是直抒胸臆。又比如,他六十多岁时还娶了个小妾,心中不胜得意受用,大写“不淫不艳”的香艳词。你老头子只要身子骨受得住,再多娶几房小妾别人都没话说,可你别满口天理人欲之论呀!
我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我以为写得很好。岳不群这个人是伪君子里登峰造极版,其伪善本领令人叹为观止。他不像朱熹那样多少有好有坏。以我私下之见,朱熹实在是坏多于好。但他多少还做了一点儿文化学术工作。岳不群却是恶到极致的大坏蛋。他除了伪善,还集邪恶、阴险、冷酷、凶残于一身。可他又无时无刻不以百分之百的大好人面目出现,就连他使的剑法都叫“君子剑”我因为痛恨岳不群,连带张纪中版的电视剧笑傲江湖里演岳不君的那个演员都不喜欢,看见他就讨厌。真是殃及池鱼。
耳听韩寒的嘘声王跃文
这个时代,大人们的权威已经不复存在,可他们仍在自以为是,指指点点。韩寒向他们发出了尖锐的嘘声。这嘘声让人惊悚。韩寒敏锐的观察力就像一头荒野上奔跑的猛兽,瞬间就能捕捉住猎物。可是,他不兴奋,不大叫。他目光冷冷,嘴角边带着看透了一切的嘲讽的笑。韩寒说,一切都没什么了不起的。
这就让很多像他那么大的孩子甚至大人们都觉得他了不起。韩寒的天赋异禀成了批判现行教育体制的最好例证。
可是,韩寒的嘘声让我害怕。尽管伯格曼说,人的尊严就在于能够对我们看似矛盾的命运逻辑反复地质疑。可是一旦这种质疑仅仅剩下嘲讽和冷笑,只剩下对生活的一种疏离,我真害怕它掩盖的只是虚妄和虚弱的底色。
我很赞同罗素的话。罗素说,有三种激情支撑了他的一生,这就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爱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悲悯。正是这三种激情使他热爱生活。我也承认,现在少年们确实有更多的理由悲哀和愤怒,他们必须面对更多的孤独和竞争。可是,热爱生活吧,找到热爱生活的理由吧。如果孩子们发出的笑声只剩下了冷笑,那么让人类哭泣的日子就真的来了。
我常识里,大多无耻的人都要费尽心机假装出不无耻。假装不无耻还不够,还得费尽心机假装高尚。因为无耻毕竟被人类的正面情感排斥,引为非类。昭白自己无耻,无异自绝于正人君子者流,也不方便继续无耻下去。这些人无耻,但至少知道无耻是耻,所以要“伪”成君子。因为是君子才好混下去,才更容易升官发财。
一日朋友来访,我俩不免清风明月之下,煮水烹茶。朋友是世中高人,属于“大隐隐于市”之类。茶兴好,谈兴亦好,于是说起时下新闻。说到新派武侠小说大师、七十七岁的金庸老先生,不日将上南岳,发起一个真正的“五岳联盟”我与朋友年轻时曾围炉夜话,拿金庸笔下的武功比武过招。后来知道金庸并不懂武功,小说里那些招数纯属杜撰,不胜伤心之至。我们于是乘兴乱谈,说让这个人当盟主,那个人当盟主。我说,不管谁当盟主,只要不是伪君子岳不群就行。说起往日少年心性,我同朋友大笑不已。
禁止女人养公狗王跃文
男人坏了,总赖女人。贾宝玉明明自己是个花痴,从小落下个爱吃胭脂的毛病,尤其爱吃妹妹们嘴上的。可他老娘偏要怪他身边的女孩子:好好儿一个宝玉,就叫你们给调唆坏了!金钏儿白白地死了,就因宝玉舔了她嘴上的胭脂。女人被男人调戏了,便是有罪,自然该死。真是天经地义。道理很简单:金钏儿嘴上要是没涂着胭脂,宝玉怎么会去舔呢?该死的当然是金钏儿。
我不知道杨贵妃到底做过多少恶,但单单她是女人,偏偏长得倾国倾城,恰恰独霸“三千宠爱”她就活该缢死马嵬坡。就因“六军不发无奈何”只好“宛转蛾眉马前死”了。我想纵然是现代信息社会,很多神秘女人同神秘男人的故事都是云遮雾罩,古人对宫禁之内闺阁之事何以知晓得那么详细呢?其实古人不用知道太多,他们只要听说一个皇帝宠着一个女人,这个皇帝几类商纣,美人无非妲己。别的道理都不用多说,历史绝对如此写了。
中国毕竟进步了,女人不再是祸水。新闻秀才们从来都很具语言天才的,他们曾经创造过“铁姑娘”之类极具后现代美感的名词,近年又创造了个“廉内助”由此派生的便有“廉嫂”、“廉母”之类。但凡雌性,前面加个廉字,便能薰陶出大批廉洁的雄性物种。前几年,华夏大地,廉嫂辈出,母性伟大,足可见证。可是,母性们还来不及飘飘然,逻辑毛病就出来了:未必男人变贪了,便是女人调唆的?原来,绕了个美丽的弯子,仍是把女人当祸水!
女人抱怨人类至今没有走出男权社会,好心的男人也帮着女人如此吆喝。既然仍是男权社会,天下大事,首当其冲,便是男人。何以出了麻烦,就拿女人抵罪呢?恰如一棵树,叶子黄了,或因水涝,或因干旱,或因病虫,此类真实原因不找,偏拿叶子出气。如此,这棵树只有死路一条。幸好没人糊涂到“廉嫂治国”的地步,不然廉嫂也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了。说到天下大事,自是痼疾甚多,病根当然不在男女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