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中国传奇 > 小谢

小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遣士给了望三两道符,告诉他说:‘把这两道符拿回去,一人给一道。她俩若看见有棺材从门口儿过,把符放在一碗水里,喝了,跑出去。谁先跑到棺材,谁就能借尸还魂。这要看谁的运气好了。’

一个月以后,她俩听见门前有出殡的经过。两个姑娘都往外跑。小谢先跑了出去,忘记了先喝符水,只瞪眼看着秋绵的阴魂进入了棺材不见了。小谢难过万分,哭哭啼啼的走回屋去。

陶望三在门口站着,什么都看见了。丧女的家人看见有阴魂进入了棺材,一会儿就听见棺材里有响声。大家惊惶得不得了,吩咐打开棺材,盼望小姐复活过来,棺材里的尸首喘气了,起初,气很微弱,后来,出入气渐渐均匀,最后睁开了眼睛。何家惊喜之下,赶紧把她抬出了棺材,抬进望三的屋去,放在他的床上。这位小姐生得白而丰满,声音比秋绵的圆润。何家要把他抬回家,她不肯走。她向父母说:‘我是秋绵,不是你们的女儿。’他的像貌虽然不像秋绵,可是一见望三,却向他微笑,不像是对生人的样子,像对爱人,对老朋友。

望三被释放,非常高兴,与县令告别。他一到那鬼屋,才知道谁也没在家。刚过了半夜,小谢和秋绵出现了,趄趄,互相搀扶着,两人都瘸了。小谢把秋绵扶到床上,去给她倒了碗茶来。

小谢叹了一声说:‘秋绵闹出了这么大的事。’

小谢告诉望三说;秋绵由城里回来的途中,被城隍爷拘了去,因为秋绵滥用鬼术,干涉县令审案子,被投入城隍庙的监狱,饱受了小鬼们的虐待。小谢老远的去向城隍爷解说,告诉城隍爷秋绵并非是为自己,是为了一个贫书生,城隍爷治下有人这样主持正义,见义勇为,城隍老爷也应当高兴才是。这样秋绵才被开释。可是她们俩得走三十里路,脚都磨出了泡。现在他们又重庆团聚,经过这一埸风波,彼此越发情深,陶望三于是热情高亢,不能自制,要向二人求爱。

陶望三把一切小心谨慎置诸九宵云外了,他向她们说:‘’我不在乎。我太爱你们了。我死也没有关系。

‘陶先生,以前我们有意,你把我们劝说明白了。现在我们怎能为了满足一时之欲,把你牺牲了呢?’

次日,陶望三被传过堂,县令说:‘昨天有人为你递状了。秋绵是谁。当然是个女人的名字。’

陶望三假装说:‘向来没听见过这个人。’

县令怒冲冲的说:‘你瞒着我什么呢?人家控告你调戏妇女。这就可以证明你的行为不检,你怎么配做个书生,我就把你──’

县令忽然觉得一镇剧痛,好像有人拿大针札他的耳朵一样,案子于是没有宣判。

陶望三分辩说:‘这是几年前的事,大人。’

这次风险之后,两位姑娘之间的嫉妒也仿佛完全忘记了一样,都与以前大不相同。谁也不再留意功课,对望三和从前一样热诚,一样恭敬,轻轻的拍他,吻他,只是不答应他别的要求。但是她俩跟他在一块儿,毫不拘束,蜷缩在椅子上,好像屋里一个男人也没有似的。陶望三和自己热爱的姑娘这么亲蜜,这样居住在一块儿,克己制欲,的确是件难事,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俩说:‘我俩太爱你,所以对待你不忍像对待以前那三个看房的一样。’

望三的心灵痛楚万分。他说:‘那么我走吧。’

两个姑娘听见哭起来,望三也舍不得硬着心肠走。于是去看以前的一个道友,告诉了那个道士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以及现在的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形。

道士说:‘这么一说,她俩是好鬼。你对她俩千万要忠实。我一定帮你忙。’

‘这不行。你身为儒生,还旁究邪术──’

县令没说完,文案看见他的脸变得又绿又灰,出入气儿都短了,白眼珠儿来回转,好像有人掐他的脖子一样。陶望三和大家都惊惶得不知所措。县令把手放在前额上,说头痛得要裂,脸白得像水,下令案子等候通令再审。

第二天,县令傅陶望三面谈,他说夜里得一怪梦,梦见一个女人替他求情。他要把陶望三惩戒之后,予以释放,以后要谨言慎行。现在语调谦恭,一如同学闲话。他要知道秋绵是谁──她是不是鬼。

陶望三回答说:‘不是,不是,我不信鬼。’他于是详论不信鬼的理由,述说他文章上写的要点。

县令说,‘正好相反,我可信鬼。’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