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她没把他的事情当回事
有了娃娃头的承诺,天涯常客的想法立刻就反过来,反过来希望媒体炒作,大力炒作。为了让媒体大力炒作,天涯常客甚至根据媒体的兴趣爱好,故意说一些过头的话,比如说“作品好不好,关键看市场。”还把二十多年之前的流行语翻出来,加以改造,改造成“市场是检验文学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故意引起有些老学究的反感。因为天涯常客知道,有反感就有反驳,有反驳就有争论,有争论就能引起关注。果然,一场关于市场到底是不是检验文学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还真的就燃烧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舆论普遍认为,市场是检验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因为文学作品不是真理,市场也不等于“实践”其实,天涯常客也知道市场不是“唯一标准”但他就是这么说,不这么说,怎么能引起争论?而如果不引起争论,又怎么能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所以,天涯常客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意的就是引起关注,引起人们对他的参拍作品的关注,对他的所有文学作品的关注。说实话,那段时间外界对他确实是关注了,并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深圳文博会的文学作品拍卖会上,如果天涯常客的10多部小说一下子全部拍卖出去了,并且卖出了一个好价钱,那么本身就非常能够说明问题了。
天涯常客的这种担心被娃娃头感觉出来了,但娃娃头不以为然,说:大不了我们也自己买自己。
天涯常客大脑里面闪了一下,不敢确定,要娃娃头再说一遍。
“这你还听不懂?”娃娃头说“难道你没有做过股票?股市上不经常有人自拉自唱吗?”
自拉自唱天涯常客当然懂,就是自己卖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娃娃头笑,笑着说,如果人家以前就看过你的小说,并且早就想把它改编成电视剧,那么不早就通过出版社找你了吗?干吗要等到拍卖会?难道想多花钱?难道想费周折?难道想出交易费或多交税?
娃娃头的几个“难道”还真把天涯常客问住了,禁不住反问娃娃头:“那怎么办?”
“也没有什么怎么办,”娃娃头说“反正你也没有损失,说不定还能引起影视界的关注,拍卖会之后会私下找你呢。”
“不好。”天涯常客说。
“怎么不好?”娃娃头问。
自己卖股票再自己买股票的意思。庄家无论是要拉升一只股票,还是要打压一只股票,都是采用自拉自唱的方式,损失的最多就是交易费,得到的是股票价格按照庄家的意图上升或下跌,而且能按自己的意图走出漂亮的上升通道或下跌图形。
天涯常客明白了,就是到时候万一自己的作品真没有卖掉,没关系,娃娃头接盘,或者说是娃娃头“卖”“成交”之后,天涯常客当然不会真收娃娃头的钱,所以,损失的最多只是一个交易费,而首届文博会的文学作品交易会为了促进交易,交易费收取率比较低,低到不仅娃娃头不在乎,就是天涯常客也不在乎的程度。
“那就这么说定了?”天涯常客问。
“说定了。大不了我买。”娃娃头答应。
天涯常客感到眼前出现了彩霞。他发现,光清高不行,还必须有钱,像自己这么发愁的事情,在娃娃头这样的有钱人眼里,就是上嘴皮和下嘴皮碰一下的事情,根本就不算什么事情。
“要是一本都卖不掉,不是太丢人了?”天涯常客不无担心地说。
“一样,”娃娃头说“你卖不掉,别人也买不掉,大家一样,有什么丢人不丢人的?”
但是,事态的发展并不像娃娃头说的那样简单。在等待拍卖的日子里,天涯常客高度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并且很快就知道,场外交易和私下洽谈已经开始,也就是说,拍卖会上不可能是大家都卖不掉,特别是像梁小声这样的大作家的作品都来参加拍卖了,谁敢说一部都拍卖不掉?说不定是大家都卖掉了,哪怕是假卖掉了,而只有天涯常客一个人的作品没有卖掉,如果那样,就真丢人了。文人,一没有权二没有钱,不就只剩下一个脸面了吗?
随着拍卖日期的临近,天涯常客越来越紧张,他甚至都想把已经送去的作品再收回来,把已经签定的委托合同再撕毁。但是,这样的机会肯定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关于天涯常客10多部作品送交拍卖的事情,媒体上已经广泛宣传,闹得满城风雨了,这时候再提出不参加拍卖了,不是丢他一个人脸的问题,可能连大家的脸都要丢。
媒体广泛报道天涯常客参加拍卖的事情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最突出,一下子拍卖10多部长篇新作的影视改变权,至少从数量上说,在所有的参拍者当中最突出;二是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的少数深圳作家之一,按照近水楼台原理,就好比是奥运会期间当地媒体更加关注主办国本土的运动员一样,深圳媒体自然要多关注本地作家的参拍情况。要是平常,天涯常客面对媒体的关注当然高兴,说实话,平常他还希望媒体关注他,就像他以前对深圳商报文化版主任胡洪侠说的,当官的在乎权力大小,当老板的在乎赚钱多少,当作家的,不就在乎名气嘛。但是,这一次他害怕了,害怕盛名之后的无法收场,好比盛宴之后没有人买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