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地缘大战略 > 第十章美国与美洲人的美洲

第十章美国与美洲人的美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二,与亚洲的历史有关。许多国家还处在现代国家的早期阶段。东北亚、南亚、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都是前殖民地,直到1940和1950年代才获得独立,有些国家(如新加坡、孟加拉国)立国更晚。在殖民时期之前,它们没有与现在一脉相承的国家。国家是从殖民者手中继承来的。疆界是殖民者按照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意愿划定的,与历史沿革、民族分布和实际状况没有关系。殖民者的势力范围和现代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导致了今天仍在发生的冲突。在这一点上,亚洲和非洲很相似,在非洲可能更突出。另外,早期阶段的国家需要确立自己的独立身份,就像进入青春期的少年一样,因此难免有些焦躁不安。这两个因素是亚洲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根源。因为国家形成得晚,而且多是外力造成,这些国家之间存在许多问题,使它们之间不能彼此信任。所以,亚洲缺少一个公认的领导国家,而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来维持国与国之间的现状。美国正好有利益、实力和意愿来填补这个空白。

其三,与亚洲的发展状况有关。亚洲的经济,尤其是东南亚、东北亚和中国,都以出口为导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很重。中、日、韩彼此之间的贸易量虽然很大,但相当大一部分是日韩的产品在中国加工后再出口到发达国家。到目前为止,亚洲没有一个有出头能力的国家。日本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但严重依附美国,因历史问题,其领导地位不可能被中国、韩国等邻国接受;中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仍是一个穷国,在投资、技术、软力量等方面严重欠缺,又与邻国有领土、领海纠纷。印度、韩国也不具备实力和号召力。没有一个公认的领导国家,几个主要国家又彼此戒备。这就是亚洲的现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时间。从国家潜力来看,中国最有可能成为领导国家。

其四,与美国的地理位置有关。美国远离亚洲大陆,中间隔着浩瀚的太平洋,与任何一个亚洲国家都不相邻,没有领土、领海争端,也少有不良的历史问题。对于亚洲国家,一个相邻的强国比一个远方的强国更可怕。远离亚洲大陆,既是美国的不方便之处,也是美国的优势。

即使发生了金融和经济危机,美国仍将一超独大。在今后很长时间内,欧盟将因内部整合而无暇他顾。“新”“老”欧洲之间的政治分歧、经济差距、军事合作等诸多问题将消耗欧盟的大部分精力,在此之前不可能对美国发起挑战。单个的欧洲国家更没有足够的资源称雄国际舞台。此外,美欧之间有共同的历史和宗教,相近的语言和政体,在裂痕出现后也容易弥补。

除了核武器之外,俄国已经不对美国和欧洲构成威胁。美国仍从高加索到中亚一线向北压进,如果在20年之内,俄国经济没有大的起色,人口继续下降,它将彻底丧失在这一地区的势力范围,并不排除再次解体的可能。这也是美国针对俄国的目标之一。俄国从来都是靠武力维持帝国的统一的,不是靠向心力。它的国土面积过于庞大,两端又分别面对两个不同于俄国的强势文化——西方和东方,南方又有穆斯林的挑战和美国的进逼,只有北极方向是平静的。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这个国家很难聚合在一起。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俄国保持中央强权,又将严重妨碍地方的发展,加速边缘地区的人口流失。这是俄国的两难选择。

美国的欧洲殖民者最早在北美洲的东海岸落足,此后一直向西推进,消灭了印第安人,直到被太平洋阻挡才结束陆地上的扩张,转向海洋扩张。在19世纪,美国的西进运动带动了经济的起飞。在北方,美国与在加拿大的英国人作战;在南方,美国夺得了墨西哥的大片领土。开始时,美国移民与墨西哥发生争执,得到本国政府的支持,美国于1845年正式吞并德克萨斯。为了获得新墨西哥,即今天美国西南部的大片领土,美国再接再厉,发动了美墨战争,于1847年占领墨西哥城。两国于次年签订城下之盟,美国获得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在经营多年之后,美国推翻夏威夷女王,于1894年成立夏威夷共和国,1899年正式兼并这个群岛。就在这同一年,美国打败西班牙,获得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为殖民地。

托克维尔历数欧洲人强加给印第安人的苦难。在欧洲人从东向西在太平洋海岸立足之前,他已经断言:“我认为这些苦难是无法挽救的。我相信,北美的印第安人注定要灭亡。”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380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托克维尔总结说:“美国用十分巧妙的手段,不慌不忙,通过合法手续,以慈悲为怀,不流血,不被世人认为是违反伟大的道德原则,就达到了双重目的。以尊重人道的法律的办法消灭人,可谓美国人之一绝。”论美国的民主上卷,395页。黑体着重号为引者所加。这种慈悲和道德的消灭人的办法,美国在今天仍在国际关系中使用。

美国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国家在大陆扩张完成之后走向海洋扩张的最典型案例,也许是唯一的成功案例。其成功的一个要点是,美国善于把它的扩张涂上一层厚厚的道德油彩,并说这是“天定命运”在外人看来,这未免太虚伪,但美国人却在侵略扩张中充满了由高尚道德带来的勇气。另一方面,在高尚道德这一信念的明示或暗示下,美国的对外政策有时也会有一些善良的愿望。不过,这些愿望在最后大都屈服于现实政治的压力,于是显得更加虚伪。美国扩张成功的原因实在是由于实力运用和道德信念的交错使用。此外,孤立主义情绪为美国预留了极大的回旋和后退余地,适可而止,不像20世纪前半期的德国和日本那样,只能一直向前扩张,直到彻底失败。

美国现存的最大优势是军事。它的军费开支比排名在它之后的10国总和还多。它的军事力量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强大得多。而且,除了美国之外,其余几个最发达国家(同时也是强国)都是美国的军事盟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要压倒潜在的竞争对手,最有可能使用的手段就是武力。武力是它最得手的工具。所以,保持军事优势是美国的首要任务。在2008年5月,出现了中国在海南岛扩建海军基地的报道。对此,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提摩西?基廷说:“我们希望中国不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建设这种高端的军事力量,他们应该致力于和美国以及我们的盟友一起协作以确保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希望他们不要浪费时间精力,别添麻烦。”他警告说,美国绝对不会放弃它的优势地位,中国的挑战一定会“遭遇挫折”

美国是国际秩序的制定者、维护者和受益者。由美国在海上维持现有的秩序,别的国家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美国不能容忍别的国家发展自我保护的能力。美国认为,它完全有资格“代表”这些国家,并因此取代其他国家保护自己利益的权利。以上所引基廷的话就是这种思维的表现。未经授权的代表资格,不能收回的代表资格,都是极其有害的。

美国把中国当成“对手”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现的。美国需要对手。虽然“恐怖主义”暂时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的首要目标,但不会很长。“反恐”的号召力在下降,无论新保守主义者是否在位,华盛顿都需要敌人,西方文化也需要对立面。中国仍是一个穷国,却是一个发展很快的穷国,它的人口基数很大,可以产生总量很大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不属于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核心圈子,但它有广袤的国土、众多的人口、悠久的历史、迥异的文化。

美国目前在这个世界上的强大对手是恐怖主义,不是因为恐怖主义强大,而是因为它不可见。恐怖主义不可见的原因是它弱小,是弱小产生了强大。这个矛盾的载体是任何一个大国都必须小心对待的。恐怖行动不足以毁灭一个国家,却能够沉重打击国民的士气,干扰正常的生活。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工业、商业、金融、教育、文化、科学、技术乃至政治制度等诸多方面都堪称是世界的楷模。邓小平1979年出访美国,使得中国人在30年中第一次真正“放眼世界”于是不再期盼解救“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人民,转而努力把自己从无知和贫困中解脱出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实在得力于美国很多。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占领不能稳定,又引发了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使人们以为它的优势减少了。其实,美国的优势仍然显著存在。只不过,美国对世界的吸引力减少了,人们对美国的评价降低了,他们在寻找一条新的路径。这才是对美国的最沉重的打击。优势的吸引力往往比优势的实际作用更大。

d?美国的价值观和利益观

美国围堵俄国要比围堵中国更有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围堵俄国的条件比较成熟。在欧洲有北约和欧盟这两个现成的工具可以利用,而且欧洲国家对俄国的戒心很重,特别是那些10多年前刚摆脱俄国控制的中东欧国家。在东亚,美国并没有这样便利的工具,它打造亚洲北约的努力将会遇到很大阻力。首先,中国是一个有用的国家,带来的利益大于潜在的威胁。其次,亚洲不是欧洲,各国的文化背景与美国不同,在民族主义高涨时期,不可能与美国走得太近。其实,美国在亚洲并不很受欢迎。再次,中国的历史记录比俄国好一些,在本地区遇到的敌意不是那么强烈。逐个看一看中国的邻国:俄国本身就受到美国的挤压,它需要中国的支持;东盟内部的差异太大,不能作为一个军事同盟发挥作用,而东盟10+3则拉近了东盟与中国;在东盟之内,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是伊斯兰国家,即使政府领导人非常愿意,国内的民意也使得他们难以与美国结盟;印度是一个有强烈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国家,不可能步步紧随美国;日本虽然对美国亦步亦趋,但也有自己的打算,在对华问题上非常谨慎;韩国在朝鲜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合作;最后,中国在本地区并非没有朋友,这使得任何围堵中国的企图都将漏洞百出。中国的睦邻政策是必要的。对于一个正在上升的国家,东亚各国可能持有戒心,也抱有希望,只要中国不咄咄逼人,它们就不会明显表现出来并采取行动。

虽然美国在亚洲布局,为中国编织一张网,它也同样担心受到中国的排挤,把它排挤出东亚。

伊拉克战争的三个主要参战国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三个都是英语国家。可以预测这三个同文同种的国家今后仍会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在一张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上,这三个国家分别位于世界的东端、西端和南端,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把中国以及整个欧亚大陆兜住。这就是anglo-sphere(盎格鲁圈)。三国的密切关系很容易使人想起文明冲突的预言,文明冲突论隐含的一层意思是文明内部的团结,一致对外。从长远的角度看,日本不是美国非常可靠的盟友。毕竟,两国关系是由战争塑造的,是美国的军力决定的。只有在美国强大之时,才能维持住对日本的控制。

美国的国土在欧亚大陆之外,它在欧亚大陆上有明显的“客人”心态。至少在今后30年中,这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构成军事威胁。美国现在担心的是,它在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客人而不得不离开,从而失去对该国或该地区施加影响的着力点。非战争时期的影响力,天上和海上的军队不如陆上的军队。除了因为战线过长主动收缩之外,美军的离开可能在两种情况下出现:其一,驻在国的人民认为他们不再需要美军的保护,民族主义高涨,要求美军撤离;其二,驻在国受到另一个强大国家的压力,在权衡利弊之后要求美军撤离。后一种情况在近年内不会出现。美军在日、韩经常遭到抗议,尤其是在演习或美军犯罪的时候。美国已经在1990年代撤走了它在菲律宾的海空军基地,现在依靠一个美菲军队互访协议保证美国军队不定期地回到该国。2002-2003年,美国派出小股部队,帮助菲军围剿阿布沙耶夫的叛军,在当地引起了激烈的抗议。除非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很难在菲律宾再次建立永久性的军事基地。菲律宾是一个岛国,邻边国家的数量有限,且大都比较弱小,安全隐患较少。但是,菲律宾与中国有领海纠纷。如果中国姿态强硬,菲律宾就可能倒向美国寻求保护,虽然这对它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国内政治选择。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仍然受欢迎,有很多原因。

其一,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有关。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是在战争中赢得的,并一直延续至今。日本是亚洲第一大经济体,但作为一个战败国,其命运至今仍在美国手中捏着。在冷战时期,一些国家倒向美国,获取保护和援助,镇压国内游击队;美国也需要这些国家作为反共基地和防火墙。韩国就是在冷战时期的热战中成为美国的受保护国的,至今也不能离开美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