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0节
“明理谈不上,旁观者清吧。”贺曙光说。
麦建新点头。
再回到屋里的时候,贺曙光的心静下来,麦建新就打算说借钱给他加盖房子的事情。先说了几句恭维的话,祝贺曙光他们这次顺利度过难关,不仅问题圆满解决,还顺利地剔除了中间环节,一举两得,可贺可贺。
麦建新这样祝贺当然是一种礼貌,等礼貌完了,贺曙光更加高兴了,他就把自己这几天想出的绝妙办法抛出来。可是,贺曙光听之后并没有得意,而是反问麦建新:“你真是这么看的?”
麦建新一楞,说:当然,当然是这么看的,这是事实嘛。
贺曙光轻轻地摇头,表示不是这么回事。
“不是?”麦建新问。
“我可不可以提一个小条件?”邱国强问。
贺曙光点点头,算是应承。
邱国强说,一旦提前解除合同,那么就意味着他的公司不存在了,现在他手下的几个人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
贺曙光略微思考了一下,说可以,但是他们不能挑三拣四,更不能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违反纪律甚至有意捣乱,比如旺仔,如果他继续跟大佬张为难,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我们就是现在给他安排了工作,将来也可以炒他鱿鱼。
邱国强说将来的事情他就管不了了,先把眼前对付过去再说。
“不是,”贺曙光说“等事情发生了再来处理,处理得再好也是失败。应该根本不让事情发生。”
麦建新听了没有说话,楞在那里。
贺曙光见他这样,自己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解释说刚开始他也蛮得意,后来还是老婆及时提醒,才使他清醒一些。
“噢,嫂子还这么明理?”
麦建新说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怀疑戚福珍这么明事理,而是表示惊奇,表示惊叹,惊叹戚福珍作为一个女人能有这个清醒的头脑。也算是一种赞美吧。
尽管事态的发展比预先想象的要好,但贺曙光心里并没有喜悦,相反,还比较难受,感觉好象是他自己把邱国强逼破产的一样。中午回来,贺曙光把情况向七叔公做了汇报,七叔公的反应和他差不多,虽然觉得对股份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了,但是对邱国强好象残忍了一些。不过,七叔公就是七叔公,他很快就找到自我安慰的话。说这个结果对邱国强也未必是坏事,并不是人人都能当老板的,实打实地做工也不一定不好,邱国强会开模,这是一个技术活,好好干挣的钱也不一定少。并且嘱咐贺曙光,对邱国强的要求叫尽量满足,能关照的地方尽量关照,生意不在人情在等等。贺曙光自然点头称是。
40
麦建新是趁贺曙光在工业区内巡视的时候把他请到自己办公室里的。
麦建新的工厂占着这栋标准工业厂房整整一层。绝大部分用做车间,一小部分被隔成办公室。也就是香港人说的写字楼。写字楼分两间,大间里面套了一个小间,小间就是麦建新的办公室。
写字楼装修得很高档。有空调有沙发。按政策,对他们这样三来一补企业,这些东西可以直接从香港带过来,质量很好,也漂亮。不过,麦建新坐在里面谈话感觉不是很好。写字楼的两面墙是透明的。一面能看见外面大房间,另一面能看见整个生产车间。既如此,那么贺曙光就感觉外面也能看见里面,像是在被展览,精神集中不起来。麦建新向他解释,说这种玻璃里面能看见外面,但外面看不见里面,隔音效果也很好。麦建新见贺曙光仍然疑惑,就带着到到外面参观,证实一下。贺曙光也觉得好奇,就跟着他出去看了。一开门,果然外面的噪音蛮大,但在里面听不见,可见,这材料确实隔音。再来到窗口一看,确实看不见办公室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