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鳳來儀
人執銃,一隊人擎油柴火兜,一隊人拎燈籠,燈籠上一面三個大字、“安定胡”
,一面三個大字、“五峰堂”及全班樂戶,總共五、六十人,走過田畈,走過
山嶺,迤邐去女家。
女家是日早起,女兒作新娘穿戴,鳳冠霞帔,纓絡垂旒,玉帶蟒袍,下面百
常叫名字的此時都叫他哥哥弟弟。
做親前一日,堂下宰豬羊,后院殺雞剖魚,二、三十人出發去抬嫁粧。半下
晝嫁粧抬到,一扛一扛從大路上直通到堂前抬進來,只見是祭祀用的錫打香爐燭
台,全付碗筷壺盞,新郎的冠履,新娘的紅綠棉被枕頭帳子,四隻或八隻衣箱,
然后是木器,合歡床,幾桌櫃桶盆盤,鏡台,皆簇嶄全新,每件上頭繫一綹大紅
法,大約也和我一樣只是這個感覺非常好。如此兩年。
婚禮
我喜愛舊式婚姻。小時見叔伯家堂哥哥喜事,前二、三日已把親戚接來,房
族里都來幫忙,抬轎趕市,司帳司廚,女人則幫燒飯送茶,照應人客,長輩們都
和悅,子弟們都齊心齊意,姊妹嫂嫂們都隨叫隨應,雖然尚未發花轎,亦已經鬧
絲棉,撒些五穀。祭器先在祖宗面前供過,所有嫁粧皆歇在堂前堂下,讓四鄰的
人走攏來看,然后搬進洞房,由老嫚幫忙佈置。老嫚是樂戶的妻室,或女兒,專
走喜事人家,伏侍新娘新郎,並幫忙照應賓客,就像新娘是寶卷里的小姐,她是
陪嫁的貼身俏丫鬟。
到了正日子,新郎親迎,吃過早酒發出花轎,媒人在前,一隊人鳴鑼,一隊
熱堂堂,是喜事人家了。此時做公婆的不單是一家之主,且更是人世一樁大事的
主人,如同佛經里說的是世尊。雖然為兒子娶新婦,籌辦費用或幾經艱難,且在
忖度今后的家計,亦但覺人世的苦勞與慷慨都還給了人世,自己像有得道者的悟
悅,是法喜。而新郎則隨眾照應諸事,只不去抬轎迎嫁粧,大家都覺得他是新郎
,大家都覺得他今天變得是個非常聽話的子弟,姊妹們更對他新有一種親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