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副冊
立,頒佈的基本和約,即大體依照當初汪先生與近衛所作的,僅是些原則,多少
也是高陶事件之賜。
首相當面談妥的和約草案,汪夫人給我看過,當頭有一條即是軍事同盟,我還說
這條不好,要防日美開戰被牽入,汪夫人道、“這回汪先生與近衛二人是用筆談
,連翻譯亦不用,汪先生亦曾率直言明對軍事同盟有顧慮,近衛說日美決無開戰
之事,汪先生纔同意的。”我道、“形勢將非近衛所能作主,日美戰爭我看難免。”汪夫人不樂道、“人家是以負責的地位說此話的。”我遂默然。再看下去,
關于經濟文化的條文,惟云兩國以平等互惠,緊密合作,這只是原則,方式可是
希聖出走,頗有人暗暗稱心,且有人為了討好,讕言希聖有神經病,近來哭
過幾回,我聽了很不喜,及汪先生從青島回來,在中全會報告畢,我請間跟汪先
生到鄰室,與他說、“方今和平運動以義合,宗武我與之無素,希聖是不合則去
,今其家眷尚在此。昔宋祖稱趙普之妻為嫂,想必先生能全朋友始終之義。”汪
先生道、“我亦是這個意思,所以剛纔我報告僅到此為止,即是不許他們輕薄。
要保留到全面和平后二年內日軍撤退了纔商談。惟華北為兩國共同防共,未免特
殊化,但根據的只是同盟條約,即將來形勢變遷,同盟解除,特權自亦隨之消滅。可是汪先生到上海后,與影佐禎昭他們交涉從日軍佔領體制現狀收回主權,俾
可組織政府。日方遂有意把基本和約與戰時暫定的協定混為一談,單方面提出了
一個草案即是高陶發表的密約草案,但因這邊堅拒,遂成擱淺。及被高陶發表了
,日方果然也驚,不得不又把基本和約與戰時暫定的協定分開,后來南京政府成
希聖的家眷可派他的學生送到香港。”
汪先生這樣灑然,是因近來交涉進入現實的階段,不免重新思省日方,思省
蔣先生,思省他自己。他以為高陶事件倒也是給日方一個教訓,且這二人到重慶
見了蔣先生但凡照實講,使那邊曉得這邊的情形,亦不為無益。
高陶發表的密約亦可說是事實,亦可說不是事實。前此汪先生到日本與近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