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之淚
生,則宁是不敬,不及中國人的恕是敬而沒有委屈。釋迦又以馬麥為天人饌,變
國卻人世這樣的親,疏不間親,于鬼神惟敬而遠之。子夜歌、“天不奪人願,故
使儂見郎。”一種親,天且弗違,何況他人,更何況鬼神。親親的人世是天下文
明。
親遍在,敬亦遍在,是故親與敬皆有一種平等。不玩人,不玩物,臨事以莊
,此即敬不但是對人,而亦是對物對事的,于人于物于事有一種平等。西洋視人
共產黨來了,亦只能破壞倫常,毀棄禮義,可是中國文明的親與敬已在于格物的
全面。洗腦亦只洗了感情及知識,可是格物與感情知識及思想邏輯這些簡直無關。
我鄉下每說,他們是的親堂兄弟,或的親表姊妹,滴水不摻的。這滴水不摻
的親即是至純,如五音的極準,因明里說的至正極成,與數學的點那種絕對的精
密,竟遍在于親親的人世。詩經里的、“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即是親之極
如物,印度視物如人,亦似平等,可是不好。親始于親父母,敬始于敬兄,故論
語里說孝弟是為人本,但是還要推廣到親民敬眾。過閭里必軾,是敬于市人。而
浴乎沂,風乎舞雩,則不但是親于陌路之人,且于歲序,于春服,于水于風,皆
有親意了。故又敬物是生在沼澗行潦里的蘋蘩亦可薦于宗廟,饈于嘉賓,而敬事
則不但于大事小事,連到于無事之時亦端然。但基督的饒赦罪人,釋迦的慈悲眾
,到得不可增減,簡直沒有法子,而洪範里的皇極,與宋人說的為生民立極,便
亦即是這個極。
親是無隔。唐詩、“坐來相向益相親,與君雙棲共一身。”佛經里雖亦說“
無我所”卻惟中國人能始于親親,而為王者的無對于天下。這里且亦說明了中
國何以沒有西洋那樣的宗教。西洋有耶和華已是一隔,有使徒更是二重阻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