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相送
程都有知心的話說,拿來比方范先生與我在路上的情形,竟是比方得不對。但如
蘇軾拿河豚形容荔枝,不切題的還勝似切題,比方得不對還好過比方得對。
我又聽范先生說,斯家兄弟中老四從小由她帶領,說與她做兒子,所以這斯
是在他們家,不免多心,自己感傷哭泣,如今范先生對我提到斯伯母,亦稱“他
們娘”她不是為對他們娘,或他們兄弟姐妹有那些不滿的批評,而只為人生鼎
鼎百年中,她仍是她自己的,她的志氣如春風亦何擇,桃李自主張。
而我見識過政治的許多大道理,到頭不如聽聽她說家常事,倒是有閭巷風日。戰時范先生幫同維持一家,拿出她的私蓄做本錢,到蘭溪與諸暨縣城走單幫生
意,但只做得幾次,連本帶利都給喫用光了,只為她也是斯家人,一體同心也理
這就是修身。佛經里說、“人身難得,大法難聞。”卻不知身即是法。我今即眼
里心里都是她這人,連她身上的衣裳給我的感覺亦皆是她的人。我這些年來在外
頭,可比打擂台,也會會過天下的英雄好漢,都不如眼前的她有人世的風光無際。
其實,范先生在斯家的地位也非容易,前次在楓樹頭,我聽奶媽閑話往事,
當年老爺在時,大少爺頌德官還只十二三歲,曾經很看不起范先生,罵她是妾,
應。男人私蓄是沒有志氣,但婦女的私蓄則有女心的喜悅,而且她亦肯拿出來,
那樣的灑然,卻又是一個個的錢都用得有情有義。她的慷慨與達觀惟是貞靜,非
常現實的做人道理。而西洋經濟學里的私有公有,則真是無一是處,乃至佛經里
說的忘人我之界,亦不及范先生的有人我,而人我皆好。
民歌里有“送郎送到一里亭,一里亭上說私情”如此送到十里亭,一程一
女人無品,被老爺打了一頓,但頌德官后來大了,曉得道理,反是他第一個領導
弟妹敬重范先生。奶媽卻到底是傭婦的胸襟,至今她說話里還是偏在太太一邊,
不佩服范先生,其實太太待范先生如賓如友,正不必奶媽來凡事護著。如今在路
上,我聽范先生說她進蠶桑學校的一段經過,及初進蠶種場那年生過一場大病,
她做人實在亦有一種委屈。林黛玉在外祖母家,上下都待她好,但她總要想起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