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豆儿莞尔一笑,说:“其实现在也不晚。”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田平问:“有何高招?”
豆儿说:“你到那女人家登门拜访一次,人放乖点,话挑好听的说。再给报社写封信说你在她的帮助下怎么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
田平说:“不报销你就只付给十块钱,我不给你车票了。”
女人说:“若报销呢?”
田平说:“那你给我二十块钱,我给你二十五块钱车票怎么样?”
女人说:“为什么?不是只要十六块钱吗?”
田平说:“心放活一点嘛,两下都不吃亏。”
田平大喜,连说对对对,然后赞叹豆儿足智多谋有鬼神不测之机。
田平晚上即去了那女人家。那女人刚搬进新房子。局办公室主任相当于正处级,自然三室一厅是跑不掉的。
那女人给田平倒了一杯茶又递了一支“红金龙”的烟。这使田平感到十分温暖。一温暖便产生激情。趁著这股激情田平大贬了自己往日的行为,然后说通过她的启发最近已提高了觉悟不光按里程标准收费且能主动下车为乘客开门拿行李以及解决一切困难。那女人说:“这样就好。能挽救一个人对我来说真是莫大的幸福。希望你能够更好地学习马列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革命掌握好方向盘。”田平说:“是是是。我全都铭刻在心上了。”
正说著,来了省电台两个记者搞录音采访。致使那女人一阵忙乱,倒了桔子汁又递“红双喜”再转进另一屋换了件外套。接待规格又升了一级。
女人说:“你们平常也都这样干?”
田平说:“这年月能捞就捞。大官大捞小民小捞,谁也不用讲客气。”
女人便答应了,临走还冲著田平微微一笑。
不料那女人心怀叵测,竟于微笑中暗暗记下了田平的车号,给省报写了信还附上了多得的五块钱且义正辞严地谈了一通职业道德等等。结果正赶上文明礼貌月,报纸便把信发表了。外加了评论员文章。足足开展了半个月的专题讨论。一时间田平名声大噪几乎妇孺皆晓,白白扣去半年奖金倒是小事,每夜里听他爸爸一至两小时的理论教育实在痛苦不堪。
田平找豆儿想请豆儿把他从他父亲嘴巴下解救出来。豆儿见面就说:“你小子给人活活当了垫脚石啦。”田平惊问缘故。豆儿方说那写信的女人是纺织局团委副书记,正与另一副书记竞争局办公室主任的席位。这事之后,那女人自然以思想境界高而被哄抬为精神文明标兵。这一来办公室主任就非她莫属了。豆儿为此专门跑了趟纺织局,果然见那女人走马上任。田平懊丧之极,大悔。说早知如此便宜之事,他便先写信去报社了,说是那女人提出给二十块钱付二十五块车票的建议的。两人现场,谁能作证?没准田平自己也能捞个文明标兵以及什么主任干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