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忙碌的秋收大忙季节,在挞谷子、扳包谷、收豆子、交"双超粮"、"忠心粮"的劳动中过去了。农活开始松下来,那天正逢栽种小麦的工间歇气时间,严欣听回寨子去奶娃崽的妇女说,几天才来一回的邮递员刚出寨子,好几张隔天的报纸里夹得有严欣的信。
那年头的工间歇气,一歇就是半小时、一小时,爱摆龙门阵的老年人,足足可以讲完一段"唐伯虎点秋香"。严欣听说有自己的信,马上想到会不会是郑璇写的,好在麦土离沙坪寨近,他没跟人打招呼,就往寨子上跑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漂亮的小个子邵幽芬头一个哼着鼻子说:"有啥稀奇,全靠笔下生花,吹出来的。"
"报纸上的文章嘛,总要来点艺术加工。"丁剑萍倒好像挺内行地说,"不管怎么讲,郑璇是出名了。"
"嗳,她一出名,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抽调?"陈佩君拿着报纸一边读,一边说:"看,这上面讲到扎根山寨呢!"
"嗬哟哟,郑璇这趟去省城,算是去对了!她窜上去了。又当优秀知青,又登报纸。以后要抽调,当干部,上大学,那是笃定泰山,稳扎稳打了!"詹宁华头一个拍着巴掌欢叫起来。
颜雍谋一边用那双满是泥巴的手抓住报纸,一边"嘿嘿嘿"笑着说:
"我们集体户这乱草窝,算是飞出金凤凰了。哪个和郑璇'轧'上朋友,也能沾上光了。"说完,他瞥了严欣一眼。
"看起来,"顾易自得其乐地扶了扶眼镜,眯眯笑着说,"我们推荐她去,还是对的。"
"娘皮,全是假的,全是编出来哄人的,我不相信!"凌小峰几步冲过来,伸出手臂,张开五指,抓过报纸,"嘶"一声,就一扯两半。
邵幽芬推了陈佩君的肩膀一下:"真是个'阿戆'!现在谁不知道,你心里越想抽调,嘴巴里越是要唱高调!再说,报纸嘛,不喊点口号还行?"
朱福玲急急忙忙从眼镜盒里拿出眼镜戴上,挨着凑近陈佩君,看了看报道中的小标题,又读了两段文字,一个人低声细气地自语着:
"调子是唱得高,不过里面写的事迹,倒还全部都是真的。"
严欣何尝不是这样看待这篇报道呢!报纸上的这篇文章,说少点吧,他至少看了五六遍。看完之后,他也觉得,文内举到的例子,都是曾经有过的,可是根据这些事迹,就喊出那么高的调子,有点不协调。但严欣也像好些平心静气看待这件事的人一样,觉得报道是记者、通讯员写的,不是郑璇写的。那些人写文章,总归是要加些形势、口号、大话的,怪不到郑璇头上去。
况且,那一段时间,他想得更多的,不是这方面;而是在担忧,郑璇出了名,"红"起来了,会不会瞧不起他,回到沙坪寨之后,不再和他好了。这类事,不是很多嘛!要真是这样,一个堂堂的男子汉,各方面都不及一个姑娘,被姑娘瞧不起,抛弃了!这连讲出来也羞人啊!
他还要继续撕碎,顾易眼疾手快地从他手里夺过半张报纸,说:
"哎,你干吗发这么大火。留着做个纪念,当吹牛的材料,也很好嘛!"
"滚你娘的蛋!"凌小峰的脸涨得通红,气悻悻骂着污秽话,转回身去了。
男生集体户的吵嚷,吸引了对门的女知青们,丁剑萍头一个跑过来,跟着,邵幽芬、陈佩君也跑了过来,最后,连近视眼朱福玲也被吸引过来了。
>